Saturday, October 14, 2006

The Devil Wears Prada


官方網站
法國是時尚之都,附上法文版官方網站
來個討人厭的IMDB評論吧

說實話,我還滿喜歡A&F那種大學風格。女主角那種襯衫加毛衣的搭配雖不突出,但也並不難看啊,只是太青春洋溢了,或許不符合都會新貴的感覺吧?或著該說,不夠突出,完全被平價成衣廣告牽著鼻子走。我突然想起看過某一幅法文社論漫畫,就是討論H&M等便宜成衣大量入侵法國後,現代人穿衣越來越依靠成衣型錄,一點自己的味道都沒有了、滿街都是同樣的衣著。如果連講究自我獨特的時尚之都巴黎都淪陷成費加洛報上形容那樣,似乎也不該苛求向來隨性的美國人?(可是連美國人都說,平價成衣是種災難!或著因為流行工業接近法國,所以她們要歸類在法國人中?)這部電影中的刻版形象真多,女主角果然一回家就換上了大學時代的套頭運動衣,大大的"西北(NORTHWESTEN)"字樣,全然的書呆模樣,真是媚俗的做法。
不懂為何美國人都會做著巴黎夢,明明生活在世界的首都,卻不斷回首望向上一世紀的都城:巴黎,十九世紀的首都。一樣是時尚工業者,SATC的凱莉失望離去,但本片中的人物道是個個高興、滿載而歸。也許巴黎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吧:人人都想去巴黎玩,因為巴黎是那麼美、那麼漂亮,但卻沒有人真的想要住在巴黎。反轉輪蘭‧巴特的話語:巴黎,是可訪的,而非可居的。是啊,說起巴黎,人人都有一個夢想,那是生活再遠方的異地,充滿驚奇、偶遇與出軌的地方。而紐約卻是我們真實的生活,像朋友說的:「談起紐約,人人都有朋友,就像在說台灣的另一個城市,只是這個地方不是台中,也不是高雄」,只有貼切兩字可以形容。我想到電視上面介紹音樂的串場片頭,即便是3D圖形構成,也都是紐約時代廣場的街景,而不是台北101、或是高雄漢神,簡直就像是我們都活在那個城市一樣,超級詭異的感覺。所以裡面的插入曲不能用I LOVE NEW YORK,而該用Paris, je t'amie(實際上用的是Lex Yeux Ouve)。
除去片尾過度美化理想、推崇智識、貶低時尚的窠臼,鎖定職場關係來看,這是一部真實不過的電影,跟習慣擁抱主流價值的其他美國電影一樣,只能說最後整個弱掉了。也無怪官方網站上面還可以設計自己的可惡老闆寄給朋友、或是抒發工作甘苦,因為這部分才是引起共鳴的地方吧:爆笑卻又真實,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這些白濫事情還真的天天都會遇到!可列為今年上班族必看的一部喜劇電影,梅麗史翠普的演技真是收放自如啊,不過好像越來越胖了?(PS/裡面的FASHION 101問還真困難,不知道有誰全部作對了?)
不過,美國人的SIZE跟我們的SIZE真的是不同呢,每次套上28腰的HOLLISTER&CO.牛仔褲就可以安慰自己:自己怎麼那麼瘦,褲子都快掉下來了!不過一換回SISLEY或是亞洲版的LEVI'S,馬上體會到連30腰都緊繃到不行的痛苦:要減肥了,是不是要等到快昏倒了再吃一塊乳酪?如此說來,可以套進24號裙子的女主角,不知道到泰國要選幾號的衣服?泰國女生那種只有20吋不到、幾乎比男人大腿還要纖細的柳腰,真不知道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依據雙葉社的HAPPY SHOPPING BANGKOK裡面所言,連日本女生都要買大兩號的衣服了,那麼可以塞進24號的女主角到了泰國,應該會成為貨真價實的“30號女孩”吧。

4 comments:

Shih-Lung Lo said...

如果清末是把Paris翻譯成「拔厲斯」,也許現在大家就不會想去了吧。你看「柬埔寨」(山寨嗎?)、「莫三鼻克」(跟鼻子到底有何關聯?)翻譯得這麼難聽,真難想像會有西門町國中美少女說她們想去那些地方。

Daniel said...

即便是翻成芭黎絲,大家還是愛死了。「那我們稱為玫瑰的花朵即使不叫這個名字也還是一樣芬芳。」所以,拋棄你對名字的成見吧,如果你不叫紐華克,我也不叫能登。XD

Anonymous said...

謝謝你的留言
高考今年我沒上耶 呵呵 太不用功了
這部電影我也看了
我沒你那麼深入
不過小助理一開始的藍毛衣 碎花裙
我想台灣只有不看流行雜誌的女生才會把災難穿出門吧
我對裡面的名牌穿不完羨慕死了
真實情況是不是領導性的雜誌廠商都要巴結哩
倒是爛上司我到看過許多的

Daniel said...

完蛋了,那我一定很遜,因為我真的不覺得那樣穿是災難耶....你連上A&F或是AE之類的年輕人平價成衣網站看看,不都是那樣搭配衣服的嗎?我覺得頂多說他不夠時尚,太平庸,OK,WELL,也許在時尚圈他是災難,但我想在一般的生活中應該部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