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31, 2009

7-11冰激淋

今天下去高雄,發現7-11有新商品。
去過韓國的人,應該都難以忘懷,一支2000won的冰淇淋,使用一盒盒濃郁的冰淇淋壓制成的霜淇淋。
現在在高雄的7-11也有賣了,而且只要25ntd,等於是韓國的半價。
可惜口味只有4種,沒有韓國的多,也沒有經典的哈密瓜口味。
但我覺得這種用冰淇淋壓出來的霜淇淋,真的味道比較濃郁好吃。
(我在明誠中華路口的7-11買到的,不知道別家有沒有。)

Sunday, March 29, 2009

Grand Sukhumvit Hotel Bangkok by Sofitel

隔著NANA站與LE FENIX遙遙相望,同樣屬於ACCOR集團旗下一支的GRAND SHUKHUMVIT BY SOFITEL,號稱是五星級飯店。也許就因為是新飯店,所以也是走極簡風格,除了房間大一點,我實在看不出來跟其他飯店間的差異性,低調,但沒有奢華感,也是訴諸年輕人的喜好。四樓的游泳池很漂亮。但是,如果不是過夜生活,單行道的巷子中,其實是很難移動的,靠步行到捷運站倒是很近。
相較之下,在市區北邊,由舊HYATT改裝的Sofitel Centara Grand Bangkok,就比較有氣派感,價格也便宜點。旁邊就是百貨公司跟地鐵站,所以交通方便。可惜的是,房間太老舊了,之前遇過兩次半夜跳電的,硬體需要整個更新,但就比較有五星級的感覺。這家飯店以前因為靠近舊機場,所以是許多歐陸航空公司簽約使用的飯店,現在還是可以在大廳看到許多空姐空少。

Le Fenix



之前朋友去住,並不推薦LE FENIX,說是太小。屬於法國ACCOR集團旗下的一支,地點在NANA STATION的巷子裡面,酒店旁邊都是曼谷時尚夜店Q BAR,BED SUPPER等,對於愛玩的年輕人而言十分便利。
房間不大,走極簡風格,說實話我感覺不出來跟IBIS,ALL SEASONS那些比較平價的旅館有怎樣的差別(其實他的價格也不貴,差沒多少),裝潢都大同小異,還是因為這樣的飯店住多了,總覺得千篇一律,沒有特色。
唯一有特色的,大概是他入口處的玻璃帷幕吧,長達七層樓高的全透明空間,跟周圍的BAR很相投,聯成一氣。

Friday, March 13, 2009

尋找藍海

對這個領域的工作有興趣,然而,經過兩次血流成河的試驗後,深深體會到尋找藍海的重要性。
與其在紅海俚語人抓對廝殺,還要被人誤解,不如更積極尋找自己的定位。
不要用低價搶客人,要教育客人,讓客人知道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也讓客人可以為自己發聲,mgm永遠比任何一種方法有直接有效,而且品質保證。

第一次是朋友的經驗,許是因為能力不足,無法讓成本降低,被有貨的供應商砍了好多刀,所以利潤很低,但售價只是市場價格略低而已,所以,也只能怪自己的無能。
第二次因為是家人,掏心掏肺,成本計算,結果還被家人拿來東比西比,家人的朋友也覺得我們多賺他錢,比市價還要低上好幾千的價格,完全沒有賺到錢,還要賠錢,這樣還換不來感謝?真的讓人心寒。

所以該賺的時候不用客氣,反正人永遠不會饜足。你賠錢在賣,別人還覺得你剝了他好多層皮。但是聰明懂差別的,到市面上比比看就知道,超級合算。

教育客人果然還是很重要的,以及尋找自己定位的藍海。

Wednesday, March 11, 2009

google大神

今天下午離開辦公室前,老師的助理搬來六本的《曲海總目提要》,因為老師為了文章要查一個傳奇的名字。
自告奮勇幫老師把六大本幾千頁裡面可能的都翻過了,還是沒找到,只好上網路派google大神了。
在經過交叉比對,一在刪減,更改關鍵字後,把老師要的資料找出來了,於是我就放心離開學校了。沒想到老師下課後很驚訝地打電話來問:如果書中沒有,你怎麼找到那個資料的?
我很心虛地說:我用GOOGLE啊。
老師還是覺得很不可思議,想必為了這部傳奇,他已經麻煩不少學生、或是翻過不少書了,沒想到短短的時間,就被一個跟他他辭職的助理翻出來了。
(其實他的ex-助理是找資料高手....只是對於每次通勤1.5小時*2卻只上班2小時的生活很不習慣,所以才要離職。)
下午回家,偶然看到朋友在找一個很奇妙的資訊,關於大陸某地點的特殊宗教廠所,據說是神仙托夢要去的。但是,問過旅行社跟網路上的資料,都找不到確切的資訊。無聊的我又動動手指,拜拜google大神,就把答案找出來了。
朋友說:我愛死你了。(居然沒提他要請我喝咖啡的事情)
我很想跟他說:那我買錯的香水你收下吧,不要退還給我啦,不然好麻煩。

嗯....看來找資料還是需要天賦....還是我太網路世代了?畢竟在資訊氾濫的時代,如何找到真正有用的資訊,還是需要訓練的。

make & save

我不知道怎樣解釋為何我對目前這個低薪的工作感到滿意。
說低薪其實也不准,多的時候,一個月10萬有,少的時候一個月沒半毛,不然就是1-2萬而已。
這樣講起來,3-4萬穩定的工作似乎比較誘人。
但我覺得,重要的不是你可以賺多少,而是你可以存下多少。
這個低薪的工作其實不差,因為你工作的時候花不太到錢,你的收入是完全存下來的,頂多有一些個人的零花。
相對來講,在穩定工作,每天的交通費,三餐費用,種種支出,大概就把兩者間的收入差距抵銷了,最後存下來的錢其實差不了多少,而且生活很無趣。
唉,果然是做老闆的命,很難安安分份做別人底下的工作,真是勞碌。

自由人

終於,今天不得不攤開來講了。
因為這週末要出國8天,不可能繼續跟老闆玩躲貓貓。
跟老師講了情形後,老師也支持,說是沒關係,可以改成兼任,如果有空,可以來上課,多聽點東西。
所以,又開始恢復自由了。
(說實話,之前的工作也超自由,但自己已經不習慣有壓力的生活了,真可怕。之前就聽說,習慣自在的工作方式,要回去朝九晚五很困難,現在果然應驗在自己身上了。)
雖然接下來要面對的是收入不穩定的壓力,但我還是想衝衝看,不知道自己可以任性到幾時?
明天,開始去上課吧。
已經錯過三週的泰文課,下周又不在台灣,我看還是不要去上的好。
還有日文、法文。最近則想學點韓文,習慣亂聽亂說後,似乎對陌生語言的掌握力越來越好,現在很容易上手呢,雖然只是入門而已。
又恢復半個學生的感覺了。
去考個博士班來念念吧。(老闆會讓我過吧?50%是面試成績....)

吳坤煌

台灣詩人吳坤煌涉入築地小劇場運動最深,中、台無人能出其右,自從同好會事件後,失去學籍的吳坤煌滯留東京,參與築地小劇場的演出,據個人回憶時間長達兩年半,這段時間內,他與中國戲劇家作家等保持友好關係,教導日語、帶領參觀劇場活動等,並且參與中國旅日留學生的戲劇演出,包含《雷雨》、《五奎橋》等;1935-36郭沫若居留日本,指導中國學生演劇。築地小劇場、新協劇團的理念,藉由吳坤煌、郭若沫等人的介紹,對中國話劇產生影響。這樣的情形直到戰爭越趨白熱,日方對反政府勢力壓抑強化、強制遣返東京的抗日人士才告終結。

Thursday, March 05, 2009

呂赫若的演劇經驗

呂赫若

  有台灣第一才子美稱的呂赫若,多才多藝,除了文學創作外,尚能演唱歌劇、參與戲劇演出。在呂赫若短暫的一生中,發表過許多讓人欣賞的作品,然而他的創作歷史並非一帆風順,中間也有許多停滯,台灣光復後呂赫若很少創作,對政治的失望讓他投入地下運動,最後在山區結束自己短暫的人生。在青年時代的呂赫若,也有一段創作的空白期,發表成名作《牛車》即系列作品後,經歷一段沉潛期,直到從日本歸來後才繼續創作。垂水千惠將呂赫若生命中的1937到1942年間稱為文學空白期,並依據呂赫若留下的日記,建構出在此時期內的音樂與戲劇活動軌跡。垂水千惠指出,呂赫若文學的空白期,其實與戰前台灣文學界的盛衰有關,1936年《台灣文藝》廢刊,翌年《台灣新文學》也停刊,台灣文化界缺乏可以發聲的管道,直到1939年台灣文藝家協會成立,1940年西川滿主導的《文藝台灣》創刊,翌年出走的張文環等人創立《台灣文學》,這才又迎來台灣文學的另一波高潮。
  呂赫若全家於1940-1942年移居日本,在東京學習音樂,並參與東寶合唱隊演出,長期接觸劇場,讓呂赫若對戲劇充滿興趣。由1942年元旦的日記可以看出,29歲的呂赫若為自己文學苦鬥第九年定下的目標是:「一、多多創作/二、戲曲/三、發現美的事物」,列在第二項的戲劇,是他想挑戰的領域。一月十九日的日記可以稍稍窺見呂赫若的戲劇觀:「中午十二點起在有樂座,東寶新劇研究會。/真船豐雄作/《狸》一幕。/《山參道》三幕。/皆熱演。果然看來具有未來性的演劇就是新劇了。不論如何想寫要戲劇」。
在日本的最後這段時間,可以視為呂赫若戲劇方面的培育期,不但大量閱讀戲劇方面的作品,也嘗試構思戲劇作品,希望可以達到「文學與音樂的融合點」。返台後呂赫若繼續創作,依照日記,留有其名的創作戲劇作品約有八部,包含戲劇、廣播劇跟為小西園撰寫的布袋戲劇本,可惜作品今已亡佚。但是,由呂赫若發表於《興南新聞》上的文章〈新劇と新派〉(1942.9.7),文中對於當前台灣打著新劇名號的商業劇團、不合情理誇張虛偽的通俗演出大力抨擊,可以看出呂赫若追求的是一種高度的寫實主義戲劇,這必然也會影響到他的戲劇創作吧。戲劇從理念構思、導演排練到演出呈現,中間經過非常多磨合與妥協,最後成果還須大眾公評才能斷定價值,職是之故,呂赫若在台灣展開戲劇活動之重要性,是否真如垂水千惠等人重視的程度,這尚值得商榷,畢竟呂赫若的戲劇作品並未留下任何實際劇本或演出紀錄。
隨著戰事的白熱化,台灣皇民奉公會將戲劇、音樂、電影等娛樂都收歸國家統一管制,新劇由中山侑領導的台灣演劇協會負責,演出場地的配給與團體管理等則交由株式會社台灣興行統制會社負責,呂赫若在1943年初進入編輯部任職,創作劇本、辦座談會、監督劇團提供劇本、刊物編輯等。此時期他也開始參與厚生演劇研究會的設立,並曾創作劇本供演出之用,呂赫若本人亦參與排演,然而正如同他《百日內》未被刊行一樣,《巴達維亞城的暴風雨》最後也並未演出。雖然不知道是否因為與厚生實際掌權者林摶秋理念不合,又或者如垂水千惠所言:面對小自己六歲但導演與統合才能遠優於自己的林摶秋而感到潰敗,於是離開需要眾人合作的戲劇、回到個人的小說創作中。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從此呂赫若就與厚生演劇研究會漸漸疏遠了,而後,其專心於創作小說,很少參與戲劇活動。
呂赫若與台灣戲劇的關係值得研究,然而還需要更多的史料加以佐證,才能看出其對台灣戲劇的貢獻,因為呂赫若的戲劇作品大多未經發表,留下的手稿又在家人對白色恐怖的恐慌下全部遺失了。現在,似乎只有從呂赫若任職的興行統制會社中去尋找呂赫若的作品了,然而這些為了工作勉強的創作,連呂赫若自己也不重視,是否具有價值,則需要在研究。

Wednesday, March 04, 2009

五四後的日本劇場對中國的影響

眾所週知,中國話劇的起源與日本關係匪淺,目前公認中國當代戲劇運動開端的春柳社《茶花女》與《黑奴諭天祿》,係留日學生在東京的公演,中國第一個新劇團上海的春陽社,以及第一個職業新劇團進化團,皆由留日學生返國創建。
此時期的中國新劇作品也深受日本影響,翻譯劇本多經由日本引介,才譯成中文,且多強調社會改革,像是馬絳士的《不如歸》便是改編自德富蘆花的同名小說,《社會鐘》改編自佐藤紅綠的《雲之響》,《血衰衣》則是由取材自英國小說的新派劇移植過去,此劇開啟將政治革命與家庭戀愛混合的文明新戲風格,後來的《俠女傳》、《都督孟》,甚至陳大悲的《美人劍》,都是仿效作品。
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陳獨秀在《論戲曲》中說到:「戲園者,實普天下人之大學院也;優伶者,實普天下人之大學教師也」。戲劇改革,一直是知識份子關注的重要,一九一八年,《新青年》出版了易卜生專號,隨後宋春舫又在胡適提議下,寫就《近世名戲百種》、配合當期其他文章,儼然是戲劇改良專號,掀起西方戲劇翻譯風潮。馬森認為這是中國當代戲劇的第二次西潮,開始不藉由日本的轉介、直接引進西方思想,並進一步啟發中國文化人士自行創作劇本,如歐陽予倩在《予的戲劇觀》中所及:「多翻譯外國劇本以為模範,然後試行仿制。不必故為艱深;貴能以淺顯之文字,發揮優美之理想」。
急欲改革的救國知識份子引入注重社會問題的易卜生理所當然,然而這與當時日本戲劇界對易卜生的重視與介紹,不無關係,畢竟中國留日學生最眾勢力龐大,如張之洞所言:「西學甚繁,凡西學不切要者,東人已刪節而酌改之」。日本早期翻譯劇以法國浪漫主義戲劇為主,1910年代後半開始引介易卜生社會問題劇,時間點上與《新青年》相承。細究當時中國多種翻譯劇作,有些譯者自承不諳西語,似乎仍是透過日文譯本翻成中文,像是《祖國》、《犧牲》、《遺囑》。即便經過強調全面歐化的五四運動後,日本劇界對中國戲劇的影響依然存在,只是在當時反日愛國的呼聲下,這條線索被戲劇研究者忽略。
雖然日本帝國主義逐漸抬頭,導致中日關係緊張,但是中國戲劇界與日本的關係依然緊密連結,並未因此中斷。五四運動以後,在上海引起系列戲劇改革活動,民眾戲劇社、上海戲劇協社、南國社等重要的劇團裡,都可以看見留日學生的影子,仿效日本素人演劇、推動愛美的戲劇不遺餘力的陳大悲,也有日本戲劇經歷。
二十世紀初,馬克思思想風行,青年知識份子無不以與廣大民眾同而在自豪,台灣新劇第一人之稱的張維賢,未赴日前就曾為「愛愛寮」的流浪漢進行募款義演。無產階級的理想跨越國界,將中日台三方的戲劇工作者連結起來。五四運動以後,日本戲劇界對中國的影響,大多展現在左翼戲劇運動方面。例如田漢的戲劇藝術觀念深受島村抱月藝術座影響,後來成立的南國社,也有築地小劇場形制的影子。上海藝術劇社創辦人之一的沈西苓,曾以美術系學生身分,在築地小劇場學習美工達四年之久。許幸之、郭若沫等人也曾假築地小劇場演出《怒吼吧!中國》。就讀清華大學期間,曹禺與同學孫浩然特地前往日本觀賞築地小劇場演出的《好望號》;因為中國政治環境壓迫,曹禺的《雷雨》、《日出》等劇作無法在中國上演、卻由留學生杜宣、林鎮南等在東京演出,並獲得日本戲劇界的好評。凡此種種,顯示五四運動後,日本戲劇界對中國的影響,並未因為戰爭或是全盤西化而消失,相反地,因為同樣反對帝國主義,讓充滿理想的左翼文化人士們在東京這片土地上有了更親密的交流,來自台灣的張文環、吳坤煌等人,便曾發表作品在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東京支盟的刊物《雜文》上。這樣的情形直到戰爭越趨白熱,日方對反政府勢力壓抑強化、強制遣返東京的抗日人士才告終結。

Sunday, March 01, 2009

錯覺

對於3c類商品,一直有種錯覺,就是付現金絕對比較便宜。
消費性的相機用了兩年多,想換台新的,看了半天,價格跌到幾乎成本價了,除非出新款不然不會更低價,於是終於決定出手(應該提早兩個月買的,因為這兩個月價格根本沒有變,因為已經太便宜了吧)。
先在習慣的pchome看到我要買的相機,價格比起y拍貴上500-1400不等,取決有沒有其他的贈品與配件而定。
很認真地在y拍上看了半天,因為其實加價購的配件都不是我需要的,所以只想買台空機,再加電池跟保護貼而已。但是在pchome上面的,一定就是綁了全套的配件,不然就是啥都沒有,不能單買兩樣。
於是比較了全配的價格後,驚訝地發現,雖然y拍上面的空機價格比較便宜,但是加價購的價格卻高出許多,pchome上面只要880元就可以加價的東西,y拍上面卻要1300-1450,所以加起來的總價其實是差不多了。如果還要刷卡,這些店家都要另外計算,所以反而比pchome上面還要貴。
想到下個月要免費停車,有一張卡還沒刷夠額度,剛好把他拿出來刷,順便扣抵紅利點數,商品等於打八折,比付現價格還便宜,真是太划算了。

這告訴我們一件事,商人都很會有低價把你騙過去,然後在其他地方把你賺回來。所以,不要有付現金就比較便宜的錯覺。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