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31, 2006

瘋狂的石頭 CRAZY STONE


導演寧浩的博客,可都沒在更新
IMDB的介紹,本以為是法文,後來才發現是中文拼音,太搞笑了

因為一部《綠草地》,寧浩獲得劉德華培養亞洲新電影導演的補助,以300萬人民幣的小成本,在重慶拍出賣座超過兩千萬的《瘋狂的石頭》。本片的故事十分複雜,絕對不是三言兩語可以交代清楚,好幾組人馬交錯在小小的寺廟,就為了一顆價值近千萬的玉石,以及背後牽動的房產利益。一家即將倒閉玉石廠,偶然間在茅坑發現一顆無暇的大玉石,遂讓原本要被收購的工廠起死回生,引起地產公司老闆的不滿,遂決定請香港珠寶大盜將玉石偷出;三人一組的金光黨,偶然間偷到大盜的行李箱,發現盜寶的計畫,遂決定如法進行;玉石工廠的小開在香港學攝影,喜歡泡妞,居然偷偷把珍貴的把寶玉偷出去送給一夜情的對象,而這一夜情的對象剛好就是金光黨頭頭的愛人....。導演寧浩身兼編劇,利用簡單的事件與線索,把好幾組人馬串在一起,這些人每天見面,或在相同的區塊中,互相幫忙,卻不知道晚上彼此是較勁的對象。利用巧合與誤會、欺騙劇中人卻不欺騙觀眾的手法,營造笑點。片中更少不了喜劇電影中的類型人物,比如一直打手機遊戲的門房小姐們、喜歡車震的青年男女,她們的重複出現就像八兩金或是雞姊,為電影添加更多笑聲。
編劇強、剪接快速流暢,音樂更是充滿反諷的味道往往跟畫面互文、迴文更多笑點,這是本片最成功的幾個部分。而通俗劇式的小人物不死、大壞但死光光的劇情,以及對警匪動作片的運境模式以及不可能任務中京電橋段的模仿,更是惡稿的極致。喜歡喜劇片的人絕對不能錯過,太精采了。
本片英文片名本來覺得依照劇情,應該翻成CRAZY JUDE,但看完全片後,其實還是CRAZY STONE比較可以反應出那種感覺:為了一顆沒人知道真假跟價值的石頭,大家拼的你死我活,實在是太瘋狂了。

Sunday, October 29, 2006

King Lear

當代傳奇二十週年慶,搬出三齣定幕劇《慾望城國》、《暴風雨》與《李爾在此》,三部都是改變自莎士比亞的劇作,分別是《馬克白》、《暴風雨》與《李爾王》,同樣也都是由吳興國擔任主角,《李爾在此》更是吳興國一人分飾多角,演員基本功優劣至關重大。
這是第二次看當代傳奇劇場的《李爾在此》,第一次是多年前在新舞台首演。打著國際版的名號,觀眾中不乏金髮碧眼的外國人,許是國外的節目買家吧?就行銷來講,當代傳奇劇場相當成功,舞台、服裝、美術等各方面也都有國際水準。國際版與當年的首演版略有不同,新版的收尾做了大幅修改,許是因為《李爾在此》已經是大改編了,所以便拋去了原始版本趨向原著故事性的收尾吧?演員的身段動作也做了許多修改,已經不大象是傳統戲曲了,頂多只能說是加入一些身段動作的現代戲了,唱的部分也大為減少、代以念白與韻詞,且念白白多用本嗓,缺乏傳統音韻之美。
在我個人看來,演員的基本功似乎是擱下了,我看不到特別好的身段,水袖、手帕功、殭屍等都一般,而且大為簡化,跟以往吳興國的表演給我的感覺很不一樣,以往看他的戲,是很喜歡加入程式動作炫技要掌聲、即便有時根據情實在不合、或是出現太多次觀眾都麻木了,但在新版的《李爾在此》裡面看不到太多的身段,究竟是演員老了、體力不能負荷、或是?
理論上一再重演的劇目應該要越演越好才對,但在《李爾在此》裡面我看不到這一點,只覺得比起多年前更糟了。
《暴風雨》當年我是看跨年場,太不喜歡裡面的意識形態與現代舞、原民文化的運用部分,加之是近年的作品,改編應該不大(應該說,當代傳奇的風格已經定案了),不會想去看第二次了。只可惜因為休假的混亂,錯過了《慾望城國》,這是我覺得當代傳奇劇場改編最成功的一部戲。

Wednesday, October 25, 2006

すきだ、SU-KI-DA,


日本公式網站,壁紙大推,乾淨簡單


片名《喜歡你,》,後面不是句號,是頓點,標示著句子的未完成,等待對方的回應。
延續純愛風潮的一部電影,始終沒有說出口的喜歡你,相隔了十七年再次相遇、確認彼此心意的兩人。
少女優,有一個因為失去愛人而失心瘋的姊姊,她喜歡同班同學祐介,總是在上課時偷看他的側臉畫在筆記本上,但是雖然喜歡卻不能確認對方心意,於是在接近中忍不住要把對方推開,優總是要求祐介跟自己的姊姊約會,直到姊姊在赴約途中出了車禍昏迷,兩人從此沒有再見過面,直到十七年後,同在音樂界工作的兩人才又相見,那時優在唱片公司擔任總機小姐,開始彈吉他,沒有男朋友,一個人住,假日常去醫院探望始終昏迷的姊姊。
少年祐介,處於對性懵懵懂懂年紀,對成年的女性總是有特別的幻想,會去買黃色書刊、偶爾也會探問關於優姊姊的事情,但心中應該是喜歡優的吧?連自己也不能確定,也許崇拜的成分多一點?所以無法接受落實到現實生活中的部分,當兩人的初吻發生後,會驚慌失措地逃開,這樣的單純害羞的特質應該只能存在十七歲的男生身上吧?十七年後的祐介,在唱片公司跑業務,被生活壓迫、漸漸失去理想與熱情,就在這時,他聽見了錄音室試音間傳出熟悉的旋律,那是自己十七年前未完成的曲子片段,他抬頭,看見優,那是美好的青春時代的記憶。
錯過十七年的兩人,就在裕介鼓起勇氣打電話給優,實踐自己多年前的約定:把完成的曲子彈奏給優聽時,卻遇見都會中無動機殺人的變態狂,在無人的鐵道邊,視線漸漸模糊。在車站等了一夜睡去又醒來的優,終於之道祐介被刺的事實,在醫院相對的兩人,終於說出那句話與:喜歡你,我也喜歡你。
也許是年紀大了,太習慣世界的現實,所以我覺得這樣的劇情實在是太蠢了,全然沒有考慮到現實的問題,工作上有大人經歷、戀愛上也應該有大人經歷了。怎麼可能兩人的情感世界都是一片空白,外表三十四歲、內心卻還保留著十七歲的年紀,這樣的編劇說是十五歲少女漫畫的幻想還差不多,太不真實。最後是開心的歡喜結局,編劇保留機會讓兩人確認彼此的心意;雖然說現實生活中人的確是不會那麼容易就死去,但又是出車禍、又是被刺傷,還有意外失去男友,這些事件密集發生在一部不到100分鐘的電影中,密度高到讓人覺得超現實。
不過其中關於少女心態的描寫,真的是很纖細呢,那種自己都搞不清楚的感覺,那種想要又害怕的心態,明明喜歡對方卻又忍不住要傷害對方,把變態當成寶貝來用的親暱語,是一定要活過那個年紀的人才會懂得吧?
我喜歡青春時代的畫面風格,簡單乾淨的中長鏡頭,對於成年後那灰灰的畫面,永遠都是短鏡頭跟特寫的風格則不大喜歡,雖然這樣兩者有很大的區別:青春像是遠去的夢想,只能看見大概的輪廓,細節卻記不清了;而醜惡的現實卻總是逼迫在眼前,太近了反而看不清楚全部面貌。但生活不就是這樣嗎?總是要過去了,我們才能開始領略風景。

Tuesday, October 24, 2006

I'm Your Man


官方網站

IMDB上面的評論

影片以2005年在澳洲舉辦的演唱會CAME SO FAR FOR BEAUTY為主幹,中間穿插了柯恩的訪談紀錄,以及一些音樂製作人跟樂手對柯恩的看法,還有柯恩的手稿、畫作、蒐藏、家庭錄影帶,對一個柯恩迷而言,可以如此貼近偶像著實令人感動。全片如同音樂會的紀錄,手法平實自然,作為紀錄片相當不錯,可惜還有點不夠深刻,適合在家庭劇院播放的等級,當然,一定要有好的音響。
柯恩對於當代音樂的影響不容置疑,幾乎每年都會有電影採用他的音樂來表達,因為柯恩詩意的歌曲是如此美麗,像是上帝的禮物。參與演唱會的嘉賓都是曾經影響音樂界的歌手,她們各自用自己的方式全是柯恩的經典作品,幾乎每一首翻唱版本都美麗地令人心碎,片尾柯恩跟U2一起演唱,更是演唱會的高潮,親炙大師風範,他並未凋零,只是逐漸老去而已。
這不是第一部紀錄柯恩的電影,所以他可以從別的面向去展現大師,然而對於沒有機會接觸別部側寫大師的作品的觀眾來講,就顯得有點不足了,如果不是柯恩的迷,看完這部電影應該會很失望吧。我突然想到另一位南美洲的音樂大師,CEATANO VELOSO,他的音樂也是常常被各大導演選用於電影中的,然而他卻沒有柯恩的運氣,或許是語言的問題吧?葡萄牙文(以及西班牙文)比起英文來講,還是相對弱勢的語言,雖然已經在阿莫多瓦的《悄悄告訴她》中看過CAETANO VELOSO的風範,但還是希望會有一部紀錄電影出現。

トニー滝谷 Tony Takitani


日本公式網站

我的日文從來沒有好到可以感知到音韻起伏與背後牽起的意象關係,雖然是可以看懂,但卻無法更進一步地體會,所以我對村上春樹的認識是來自於賴明珠,或著說我認識的是賴明珠的村上春樹。
雖然說昆德拉以為,小說是可譯的藝術,然而村上春樹的文字組成與意象,我認為毋寧更接近詩的語言,而非情節與對話的小說的藝術。若說波特萊爾是十九世紀城市漫遊者的代言人,那麼村上春樹無疑是二十十紀末最接近城市人寂寞的作家,他的行文總是透過簡單的符號組成擊中現代人的脆弱心靈。我個人喜歡村上春樹的短篇甚於長篇,喜歡早年發表的作品後期的,村上的文字總是在平凡接露現代人的疾病,然而又不是如村上龍、吉本芭娜娜、山田詠美或是新近的吉田修一直接以外在的變態構成,村上春樹的主角往往關注於內心意識的流動,職是之故,也格外地難以映像化,解決角色內心話語的困難一如搬演莎翁電影中的長獨白。
意外地,這部電影中並沒有太多經典的爵士樂,而是坂本龍一低調的極限音樂,如開水般緩緩流過整部電影。配合故事,整部電影是灰色基調,剪裁小說中的段落,導演一小片段一小片段地處理,期使每個場景都能準確地切中文字的精髓,雖然可以感覺到小說那種平凡中帶著病態的氛圍,但就我個人而言,並未切中村上春樹的特質。然而孤寂此一現代人所共同面對的困境,很容易引起共鳴,一如中世紀的憂鬱,都是生命中真實的部分,只是我們尚在學習與之共處的方式,要到幾時我們才能學會?孤寂跟憂鬱一樣,她們是雙溫柔的手,輕輕地撫摸著你。
每個人都需要愛,但我們也需要孤寂。

我們倆 YOU AND ME

獲日本東京電影節、大陸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導演馬儷文的BLOG

我可以很簡單地講完《我們倆》的劇情:一個念北影(或中影?)的女生在大雪天裡找房子,撞進了「當過兵、騎過馬、救過人、抽過大煙」的老太太家裡,兩個年紀相差逾一甲子的人,彼此在一年之間的摩擦、最後轉化成深摯的感情。故事非常簡單,也很瑣碎,但十分真實,具體呈現北京老太太與上京學生的生活,平凡中更見真情。音樂部分由竇唯負責,乾淨自然、不會過頭,古琴的部分更像是哀悼一段逝去的感情。雖然是部簡單的小成本製作,作品後製的部分格外明顯可以感受到經費的不足,不過瑕不掩瑜,是部感人的作品。本片是導演馬儷文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是由斯琴高娃主演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一樣是講述老人的故事,自編自導的《我們倆》頗有自傳色彩,出身江西,長於哈爾濱、畢業於中戲影劇導演班,學生時代在北京貸居時,也曾有過這樣一段過往吧?
電影中的老太太精明的很,北方人的飆捍,但心裡其實是軟的、暖的。在開場的摩合部分,我彷彿看到地主階級對愛國的小知識份子的壓迫,怪不得工農兵階級要起來反抗。不過能怪誰呢?的確,活到84歲就只能認錢不認人了,認人能幹嗎?能當飯吃嗎?200元。一間小屋,比我再北京住過的賓館一晚還便宜,那時加加城建費就要280左右一晚了,但地點是好,在健國門內。不過大陸的屋主都很黑心,那時在西安東大街上租的新屋,帶電梯的空屋,一個月要2500,兩間房,幾乎可以租到上海市中心了,還不給講價,可知道西安一般人的工資是500元一個月呢,黑心。北京的住房一項很緊張,如果200元可以租個胡同裡的小屋,我想我也願意,可就不知道哪裡有這些訊息可以找。
看電影時,更多的時候是在回憶與印證自己住在內地的那段時光,我記得自己那時也是常常去外面買餐盒回來,因為太大吃不完,往往是分成兩三餐吃,剩下的就先冰在冰箱哩,要吃再加熱;餐盒便宜,菜的2塊、肉的6塊,所以自己都懶得做菜了,買雞蛋一兩支就要一塊了。剛搬新家時也是到處採購物品,買東西時說是學生,不用講價,大姐的東西都會便宜點,我還買過比老太太們還便宜的毯子;不過家裡可以供得起念大學的,通常水平都不錯了,畢竟大陸的大學學費與一般人的收入還是有差距的,前幾年不過發生過復旦大學學生沒法子入學的事情嗎?因為七八千塊的學費不是鄉下人一個月五百塊錢工資可以負擔的起的。下雪天時,光是蓋毯子還不夠,就是該了空調、暖氣,還是會凍到骨子裡,看到下雪天就分外愁、因為雪融了不但冷、而且髒。祐一次印證了,真正的生活總是在遠方,抑或因為過去了所以分外人懷念?北京真的變了好多,居然還有輕軌電車呢。

老太太金雅琴是人藝下崗演員,小女孩宮哲是中央美術學院的學生

Monday, October 23, 2006

Friends With Money



官方網站

比起THE BREAK UP,我更喜歡珍妮佛‧安妮絲頓在FRIENDS WITH MONEY裡的演出。這部小成本獨立製片網羅了一堆演技派的大明星,攝影運鏡美術設計劇本對白等都在水準之上,沒有一般小成本電影的寒嗆,除了那個經常會晃動帶點逗馬風格的鏡頭。
三個有錢而且已婚的朋友們以及一個做女傭的單身女子,頗有“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的味道,然而她們還是有各自的問題要去解決,就像是“幸福的家庭大多是一個樣子,而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演員們的演技都很好,幾乎活到角色裡面,故事只有短短的幾週,但卻把所有人的問題都翻出來,只是生活還是生活,每天睜眼醒來都有那麼多的問題要面對,只有夜晚虛榮的衣衫雲鬢可以稍微自我欺騙而已。
珍妮佛‧安妮絲頓演一個失業的零工女傭奧莉薇,沒有男友,他唯一在意的人是已婚的一夜情對象,朋友幫他介紹的私人健身教練則是一個自戀的種馬,每次跟上玩床後還要跟她收錢好去跟別的女生約會,最後她跟打掃房子認識的肥胖失業男子在一起,被騙失身後才發現對方只是一個愛習慣說謊的窮人;奧莉薇應該就是所謂的高潛能低成就族群,過高的理想卻沒有實現的動力,導致生活困頓,但她卻還堅持要使用名牌保養品,所以只好到各大百貨公司去要贈品。她三位有錢的朋友:法蘭妮是全職的家庭主婦,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她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知民間疾苦,太喜歡幫別人出主意、評斷他人;克莉絲丁,作家,敏感而貼心、十分介意她人對自己的看法,永遠渴望得到關心,在這個充滿敵意的世界中過得分外辛苦,因為裝修屋子破壞鄰居面海的景觀而跟丈夫大吵一架,最後居然離婚收場;珍娜,服裝設計師,因為害怕頭髮乾燥、總是不洗頭頂著個油膩骯髒的頭髮跟朋友社交,有一個疑似同性戀的丈夫,但這似乎不是她問題的根源,她總是覺得生活中充滿不如意的事情,容易動怒、挑剔、吹毛求疵,也許是提早進入更年期?她追求公平正義等的基本原則,但卻常被這個無理的世界刺傷,以致於她總是用更大的敵意去回報他人。
很真實地,電影最後並沒有提出任何解決之道,也不會為你指出一條光明大道,只是告訴你: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要不要去解決、要怎樣解決,那就是觀眾自己的事情了。比起THE DEVIL WEARS PRADA那樣過度光明的封閉結局,這樣的開放多元我更喜歡,不過也許有那種不花大腦的生物會覺得,只提出問題卻沒有答案太糟糕了吧?但是,總是要不斷地提問,我們才能更接近珍哩,不是嗎?
看完片子後真的覺得,嗯,有錢人想的果然跟你不一樣:寧可花一萬美金去辦場慈善晚會,然後再把募得的一萬美金捐出去,也不要直接把錢捐出去。花錢總要找點樂子吧?我想。

Les testaments trahis

缺乏史料的佐證,我無法如同坤德拉為卡夫卡抱屈一樣,指出是誰背叛了他的遺囑,強姦了作家的作品。
雖然我們已經太習慣作者已死的口號,雖然版本學儼然已經成為顯學,然而對於作者出版作品的尊重,在我心中是不可切割的部分。我不會覺得金庸是在自掘墳墓、因為有些作者不喜歡“保留自己的學思歷程”,所以會與時俱進不斷地修改自己的作品(且不論讀者群接不接受新的版本);然而基於創作者本人意識的改版、與百年後人自行改動畢竟還是有差異。
新版的《蒙馬特遺書》,在邱妙津死後10年問世,不知道從哪裡、編輯群翻出了作者摒棄的部分:那是兩段文體、風格、人稱全然不同,並且尚未經過精練、帶著濃厚自傳色彩的私人文字,把他加入到新版本中,並且對外宣傳:增加原書未及發現收錄的「第十五書」、「第十八書」、「第十九書」內容近萬字。好一個未及發現收錄!所以可以自作主張地把這兩段文字加入書中,讓原本完整的個體變的零落殘廢、深度也大為降低,簡直像是魚刺哽著、幾乎要毀了一本書!
張愛玲走後多年才翻出他的舊作出了本《同學少年都不賤》,明顯地在作家有生之年為出版是個明智的決定,張愛成名的太早,就像韓波,最重要的作品都在年輕時就完成了,後來只是浪擲生命而已,也許如坤德拉指出的:一個作家一輩子只能寫一本小說,其他的都是這不小說的重複與變體。佳人已遠,出版舊作只是讓後人懷念,那些未及面市的作品也不過是讓我們看見作家更多的面目。這些作品至不濟事,至少,她們都是完整的,而不是一些凌亂的書簡或是書信,更非已經出版的作品中的一部分。
我不介意出版社大發死人財出一本邱妙津書簡之類的,把來往的書信等蒐集起來好供後人扒糞;然而不是再未經作者意識下,擅自改動作品出版,這樣對於一個完成的作品來說,只是糟蹋了的藝術價值而已。如果妙妙知道,也許他也會忍不住去信說吧:Là vous n’êtes pas chez vous, mon cher,(親愛的,您不是在您的地方)。

1リットルの涙 1 Litre of Tears


2004年電影版官方網頁


2005年電視版官方網頁

跟著日劇遊日本,這是“一公升的眼淚”的拍攝地點(我自己那時只認出了東大病院跟多摩川而已),當然還有很多別的日劇,可以自己選擇。


跟大部分的台灣人一樣吧,我是先看電視版,才看電影版的(不過,會不會有許多人其實並不知道,他是先有電影版大賣座,才拍成電視版的,日劇現在都喜歡沿用這樣的模式,像是電車男、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等都是這樣)。想水男孩電視版一樣,大螢幕上的角色也在小螢幕中出現,電視版中的明日香,正是電影版中的女主角大西麻惠,怪不得她演起患者那麼自然。兩位女主角比起來,當然是寫真偶像出身的電視版女主角澤尻勝出,看著分外美好的事物遭到與身份不符的不幸時,格外能激起我們的同情心,這正是悲劇的特質啊。
電影版跟電視版相比,比較真實自然,沒有過多灑狗血的橋段,如實地搬演原作中的情節、遭遇的困難,就足以催人落淚了。主角在逆境中努力向上,永遠保持著樂觀、禮貌,如此動人的性格,觀眾心中不禁會想:「為甚麼?為甚麼會是這麼好的人在受難?莫非真的是好人不長命嗎?」不過我想,如果真是一個很可惡的人得了同一種疾病,即便他死了,應該也不會有人想要把他拍成電影吧。總是這樣,傳奇還是有一定的構成元素,事不奇則不傳。
如同80年代的畫面色澤,電影版刻意地復古,如同紀錄片般的光線,力圖營造出真實的氛圍,不到一百分鐘的時間裡,再現了一段個人史,平凡而真摯。與之相對,是電視版與時俱進的改編並針對不同主題的深入討論,就像2006年的超人回歸後沒有電話亭可以更衣,十多年前亞也遇到的困難在當代也有不同的解決之道了,雖然我們一樣渺小、無法消除這種病痛,但有更多配套的制度出現可以讓患者跟家屬不再那麼無助。我喜歡電視版的深入,雖然他改編了太多,並且拼命灑狗血、賺人熱淚,但是美術設計等各方面都比電影版好看多了,而且也更貼近我們的當下生活經驗,更容易動人。
現代人的身體真的很多毛病呢,聽說常常頭痛也可能是脊髓液變少的原因,自己也常常會像電影開場的女主角一樣,常常沒有量好距離而撞到大門、或是桌子,不知道是眼睛的問題還是甚麼?似乎該去檢查一下,但又害怕如果真的有毛病自己會承受不起,索性抱著不知道就沒事的心態,一天拖過一天吧。

Sunday, October 22, 2006

星になった少年 Shining Boy and Little Randy


星象少年,Shining Boy And Little Randy,日本官方網頁

中文片名星象少年,雖然點出了這是頭上有獵戶星帶的大象與少年之間的故事,但我還是喜歡日本原片名:變成星星的少年。雖然早早預示故事的悲劇收場,但變成星星的人們會永遠在天上守護著夢想,直到實現....。相對於我對片名的解釋,電影中則安排了另一個橋段:夢哲與白象完成交易,願意用青春的早夭換取成為大象朋友的能力,來世則降生為象群中的一員;或許那只是其他馴象見習生的玩笑,但卻不幸地命中事實,誠如王爾德在《不可兒戲》中寫到:「一個人突然發現自己一被子講的全是真話,那真是太可怕的一件事了。」
電影一半在日本,一半在泰國,少年成為馴象師的過程約佔了一半時間,餘下的時間分給親情、愛情、友情、升學主義以及動物倫理等等主題,每個部分都無法著墨太多,以至於電影不夠深刻:有太多主題線索雜成一團,但卻沒有任何一條被拉起來當成主線,而是以時間為軸,平舖直述地以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講完二十一年的歲月,這是全片最大的敗筆。或許比起“現在很想見你”、“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等講述感情的電影,議題眾多的“星象少年”是更是合拍成電視劇的,就像“一公升的眼淚”一樣。裡面的每個部分都太突然,沒有鋪陳的前奏,收尾的交代也不大清楚,不論是主角的死、家族的和解、同儕的接受、異國文化與物種的磨合,所以如果想要多了解劇情,可能要去買原著,或是稍微上一下官方網站去瞭解背景。基本上還是一部不錯的電影,滿值得一看。看完我都想要捐款給藍弟基金會幫助大象們在日本建一座樂園了(不過更想去泰國住上一陣子,好好學個技能)。
最年輕的坎城影帝,柳樂優彌,繼《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Nobody Knows,誰も知らない)》後出演作品
男主角柳樂優彌主演當時約15歲,飾演他女友的蒼井優足足大他5歲,恰好跟縣時生活中夢哲與女友的年紀差距相當。感覺上柳樂並沒有太多改變,五官輪廓一如“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只是身子拔高、成了個纖長的美少年,跟其他日本男星的命運不同,柳樂似乎永遠離不開貧困家庭的角色,這是長相的問題嗎?(笑)不過他有著不同於日本男生的比例,下半身格外強壯(嬰兒肥嗎?),跟普遍窄臀的日本人不大一樣,也跟骨架細小的泰國人不一樣,在影片中還滿容易被辨認出來的。柳樂的泰文發音比想像中好,不過為何連在日本訓練日本的大象,也要用泰文呢?(Maa, Maan, Maa ni. 過來,過來,過來這裡)真讓人搞不懂啊。
主演《花與愛麗絲》時曾來過台灣的蒼井優,是許多男生夢想的類型,超可愛,但我卻總覺得她長得不像日本人,那樣的輪廓與豐唇,實在很像整形的韓國美女,也許男生是喜歡她在《青春電幻物語》中那種被蹂躪的花癡角色吧。
被列在主演的常盤貴子,飾演母親的角色,理論上母子的關係應該是這部電影的主線:主角是為了母親才想要成為馴象師的、母親野競量讓孩子可以朝自己的夢想去走,但卻感覺不到兩者的互動,我想這應該也是編劇的問題吧,而且最後的哭聲實在是太些歇斯底里了一點。
懷念的是,看到日本三大醜男之一,主演《101次求婚》的武田鐵矢,演出大戰期間要與動物告別的軍醫,忍痛殺了自己照顧的大象,感覺上那樣的情節我好像真的看過,但卻想不起來是哪部電影。或著那只是手塚治虫的漫畫情節?
“我是為了夢想而生的”,早夭的天才少年馴象師坂本夢哲的故事
(PS/這部電影的官方網站只有賣一堆藍弟基金會的商品,卻沒有桌布之類的東西,所以我只好再阿媽爽www.amazon.jp上面找可以用的照片了....。)
(PPS/大象的表演怎麼一直都是那樣沒改變過?第一次引入日本的大象表演,跟現在在泰國看到的表演還是完全一樣。不過台灣好像到現在都還沒有引進過大象表演吧?)

Saturday, October 21, 2006

下妻物語 Shimotsuma Monogatari

飆車少女跟蘿莉塔的青春
日本官方網站
台灣官方網站


這樣說或許不公平呢,不過真的很久沒有看到這麼邊緣的青春電影了,之前看過的日本青春電影大多仍然是寫實的,設定的閱聽對象就是電影中所拍攝的對象,像是岩井俊二的《青春電幻物語(リリイ・シュシュのすべて,All about Lily chou chou)》所面對的,就是那些在體制下掙扎的高中生:面對青春期的焦慮、渴望友情、追求認同,又害怕被拋下,戴上面具拼命偽裝自己,只有在網路上敢說出心中真正的話語,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別人。不管是北野武的《恣在年少(キッズ・リターン,KIDS RETURN)》、庵野秀明的《狂戀高校生(ラブ&ポップ, Love and Pop)》、或是血腥誇張的深作欣二的《生存遊戲(バトル・ロワイアル,Battle Royale)》、偶像與秘密宗教結社的園子溫的《自殺俱樂部(自殺circle,Suicide Club)》,大抵都不出這個範圍,會進戲院或是蒐藏DVD的大多就是片中拍攝的年紀群。然而這部片中的兩大主角,蘿莉塔少女桃子跟飆車族小草莓,似乎都不是會進電影院去驗證自身形象的族群呢。也因此對於這兩個族群的描述,似乎也就缺乏當事人的在場,只能成為一種想像的戲仿,職是之故,誇張漫畫化自然是免不了的,幸而蘿莉塔本來就是動漫的產物,所以一點都不會令人意外。
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從未想過蘿莉塔少女也是活的很辛苦的呢,每次在電車中看見COSPLAY風格誇張的小蘿莉或是老蘿莉(根本就是御姊或人妻了還在裝蘿莉),都會忍不住想衝上去賞她們兩巴掌,究竟是為甚麼自己也說不上來,也許是想看看如洋娃娃的她們會有怎樣的反應吧?抑或是對生活的不滿、想發洩到這些似乎不知民間疾苦的人身上?雖然自己也喜歡某些洛可可風格的事物,然而再後工藝時代,這樣對逝去年代的過分懷念,就像是人的第六跟手指頭一樣,似乎是種不必要的奢侈。雖然奢侈本身才是藝術的發轅:總是要有閑有錢的貴族才能在細節之處雕琢,不是嗎?蘿莉塔也只能生存在這個物資已經過度發達的時代吧?至於飆車少女,之前電影電視的著墨已經太多,似乎只是在一再重複那些既定的刻版,沒有新意可言。演員的方法演技也是如此。
不過整部電影的故事十分有趣,對話更是充滿機鋒,畫面剪接、音樂、美術設計等都十分地適合,是一不可以很輕鬆享受的電影,無怪在日本上演時會成為一匹黑馬大為風行,因為比起大人強迫要小孩子去接受的成人社會規則,“個人的存在”這件事本身還是現代年輕人比較關心的,不需要一個主導的價值觀,只需要紛陳的意見舞台讓百花齊放,年輕人會決定自己要走的路。不管如何,只要喜歡某樣事物、很容易就變得幸福,似乎就可以一直活下去了呢。
PS/本片的原聲帶也值得大力推薦,音樂豐富多元,感覺超棒。

Friday, October 20, 2006

夜宴 The Banquet

有那一部第五代導演的大片不會讓大家笑出來的?英雄、十面埋伏、無極,當然還有這部夜宴。總是有太多出人意料的笑點,並非出自導演本意。而粗糙的電腦動畫,真令人懷疑是電影還是電玩片頭?
刻意到了極點的夜宴,反而讓我體會到書上所言的中國戲曲定義:合歌舞而演故事。夜宴不是寫實電影,而是寫意的中國戲曲,所以裡面的每段動作都是精心排練的舞蹈,用現代舞蹈形式販賣中國元素,可惜沒有傳統的程式身段,只有運用鏡頭遮掩的演員缺失。在《不眠的都市》裡,到津深子提到觀賞山海塾早年在巴黎演出的經驗,她感嘆地說:沒有媒體介入的表演,就是奢侈的本身。這正是我們所處時代的悲哀,五色令人盲,太汲汲於場面調度的追求,遂將演員的基本功消滅了。
沿用之前幾部作品中(成功的?)美術設計:飛箭、雪地、竹林、庭鬥、鏢子功....,在此是一種媚俗──不經思考向主流價值靠攏的美學。飛鳥時代的場域風格也令人厭倦,雖說可能最貼近歷史真實(但是也有歷史學者指出古代的希臘神殿可是五彩繽紛的、絕對不是石頭原色而已,所以何必拘泥?連五花竄弄都可以在十世紀出現了,還有甚麼不行跨越時空?),然而在單調深色沉重的背景上面,大紅、大綠、大黃的原色塊飛舞,看多了神經已經麻木。我渴望見到傳統中國戲曲那種雜色的行頭,繁瑣、細緻、花俏、誇張、令人眼花撩亂的服裝配件,而不是當代西方審美化、單調的極簡主義設計,多懷念誘僧裡面那狂野的維多利亞風格頭飾、蓬裙,充滿趣味的想像力。
向莎士比亞取經,以哈姆雷特為骨、強化馬克白夫人、還兼有點理查三世、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味道,許是為了宣傳方便,不過夜宴就只是夜宴而已,過多的枝節弱化了角色、缺少長獨白表現內心,如果真要跟莎士比亞扯上關係,可會讓人覺得羞恥呢。

流浪北京 Bumming In Beijing

我是在申奧那年第一次踏上北京的土地,也是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那時大陸已經開放改革很多年了,而那幾年北京又改變地特別快,短短一個夏天,牛街胡同就整個消失了,那邊建起一座座整齊的高樓,原來的居明北趕到城外的地方、新國宅只留給能光大祖國的白領。因此,我錯失了認識的回民文化的機會,直到幾年後居住在西安的那個春天,我才開始嚐起孜然夾饃的味道。
是先看到書,才看到這部紀錄片的,而且隔了好久,書本是熟爛的,所以看到電影時並沒有特別震撼,應該說我更喜歡書本一點,因為文字表達的東西比起這粗糙機器紀錄下的短暫70分鐘影片多的太多,似乎電影反而變成書本的一個佐證:這些再白光中晃動的人影是真實存在的、雖然是官方的盲流、但卻不是虛構的角色。書本吸引我的是流浪兩個字,說來好笑,90年代的我們剛趕上最好的時代,但身在其中我們並未發現,對年輕的我輩來講,青春是空氣中最自然不過的組成,恣情浪費著、任時光流去,總是夢想著在遠方的真正生活,卻離開自己的身邊很遠很遠:歷史就在身邊發生、你可以參與它、卻沒有意識到這個可能性的存在,白白地虛擲了。
紀錄片的時間是1988到1990,恰恰在天安門事件後,然而在這部電影裡面卻完全迴避了這個部分,大有乾嘉時期金石學家的味道:為了避禍,把敏感的東西全部抹去了。然而我相信這些體制之外的盲流,懷抱夢想的藝術家,應該更容易被熱情所感染、感動,他們應該也曾經是在那廣場上的一員,只是現在如同高行健的《逃亡》的角色一般:踏在死亡的最邊界而被徹底改變了。活下來的人為了生存下去,必須更加小心,也更加對環境難以忍受,那轟轟烈烈的紅色十年已經開始不斷地被披露、檢討,然而這段二十年前的歷史卻還不能攤在檯面上,隨著時間流動的快速,會有越來越多人忘記這段歷史。
五個如李奧納‧柯恩小說中的《美麗的失敗者》,在天子腳下、在基礎水平線下掙扎生存,只是為了心中那不願失去的夢想。這是真正的流浪,跟我們那帶著充裕資金,短暫離開固定生活的嘉年華似狂歡不同,那是生命的全部,也因此活的格外費力,也格外容易被生活淘汰,那是真正殘酷的自然法則,在城市中又份外嚴苛。那年夏天在巴黎,朋友說,真該拍部紀錄片,把這些在巴黎唸書、工作的台灣人拍下來。是啊,是很可以拍的。我心中想。模糊中憶起同樣的對話,似乎前幾年才在椰林大道上我們說過,而現在回首已經是百年身了。然而我們甚麼都沒有留下。這就是青春的本質吧?所有的夢想都要再未來實現、但未來一直一直來,早已經錯身而過,成為過去了。
我不是盲流,跟一般人的不同,我的呆包證上寫著學生,而不是無業人員。學生是個有趣的職業,容許你無所適事生存下去、不必太早進入社會,這也是大家一直保留學生身分的原因吧,這樣普羅對你那波西米亞式的生活多少會抱持點容忍──只是我們的波西米亞被時尚包裝消費,早已經轉型為奢華的布波了。我記得那個夏天,我操著京片子跟賣票的大姊說:「我這證是國家發的,國家都說我是學生,你不賣學生票給我,我找你領導申訴你去」,大姊聽了樂的直笑:「好吧好吧,就賣給你吧」,低下頭撕票時還咕噥著:「台灣來的,沒賣過」。讓大姊失笑的,或是是那過時的氛圍:我活在所處年代更早之前的北京,想像自己是在地人般如實地扮演嫖悍的北方大漢──雖然我一直覺得那高八度的京片有點女氣。我總是與時代脫節,當劇場演出中插入義勇軍進行曲時,連內地人都不願站起來了,我卻起立立正站好,靜靜聆聽演唱。我不確定究竟我是把樣板戲當成後現代的符號愉快地消費著、亦或我是真實地熱愛著?連在小說中看到一句:「若說爹爹身上的擔子有千斤重」,都會忍不住接下去「鐵梅也該背上個八百斤」。
真正的生活總是在遠方,北京是他鄉,這些藝術家們卻選擇遠離到異國去,而我們卻瘋狂地湧入、擁抱這座城市,也許有一天我們吸夠了這守舊的味道,也會轉身離去尋找另一個香格里拉吧。未然湖的楊柳青青,時代變了,人事改了,然而已經發生的過去卻永遠留在那裡,生活在其中的人會永遠活在那個當下,一如《下一站,天國》中所陳述的一樣。瘋狂是一種必然,或許對藝術家來講也是最好的吧?何時我們會逾越那條理智之間的界線?

Sunday, October 15, 2006

Taster et Charlemagne

吃吃看的起司餅跟棉花糖蛋糕,旁邊是查理曼的黑巧克力

好久沒有吃到好吃的蛋糕,一般咖啡館配送的蛋糕品質都很可怕,STARBUCKS的更是惡夢一場(心型重乳酪除外,YUMMY),而且價格還超貴,現在一塊蛋糕都悄悄漲到70-85元了。趁著去天母跟朋友吃飯,順道過去買了吃吃看的起司餅乾跟棉花糖蛋糕,真是令人懷念的好味道。台灣比較流行所謂日式輕乳酪蛋糕,入口即化那種,不過我比較偏好重乳酪,因為搭配黑咖啡最適合,而且超有飽足感。雖然拍得不好看,不過真的很好吃,一盒12塊的起司餅190元,我喜歡冰冰吃,棉花糖蛋糕6塊180元,稍稍烤融更好吃。
這就是我今天的早餐,真是肥死人,外加一杯濃濃的黑咖啡,再搭配杯早餐茶,我想到中午我都不會餓了。
旁邊的查理曼Charlemagne黑巧克力條是在天母誠品地下室買的,另一個比利時手工巧克力的牌子,說實話,再比利時吃了幾十家的巧克力,對這家真的沒有啥印象耶,不過因為售貨小妹熱情大方地讓我幾乎試吃了所有口味,所以就給他買了好幾種,他們還有台灣的官方網站。不過台灣的這種手工巧克力都比國外貴尚好多,記得即便是GODIVA,最貴的季節限定商品白巧克力草莓也不過2,50EURO(100NTD),台灣好像賣到300NTD的樣子,價差了3倍,讓我在台灣時都捨不得買好的巧克力來吃。比利時的朋友說,路邊小店10顆2、3塊那種就已經很好吃了,平常大家是不會去買GODIVA的,只有送禮的時候才會買。聽說GODIVA在台北開了一家巧克力館,應該找時間去朝聖一下亞洲第一家GODIVA Chocolatier Cafe。
很大吧,跟小孩子的拳頭一樣大
大口一咬,很新鮮JUICY的草莓

我最喜歡的比利時巧克力品牌是Pierre Marcolini,她們在日本就有分店了,台灣倒是沒看過,因為這個牌子實在是太假優雅了,每個工作人員都是俊男美女,穿著CHIC的黑色套裝,就像LV一樣,一位專人接待挑選,很可以滿足虛榮感,尤其二樓還有黑幕隔開的選購小間跟濃郁好吃的冰淇淋。這個品牌超適合放在巴黎開店(在拉丁區有一家),在比利時就覺得怪怪的,哈哈。而且她們家的巧克力做的都比別家小一半,配色又漂亮,很適合一口一個,不會太膩。GODIVA之類的手工巧克力,做的有點大呢,如果一次想吃好多口味,就會太飽,個人覺得比較適合兩個人分一塊。

DARK CITY

與台灣上演的海報以及美國的海報相比,我比較喜歡法文版的海報,看起來就很有末日的感覺

官方網站
好像已經成為慣例,必放的IMDB網頁

DARK CITY的中文翻譯有好幾個版本,比如黑暗城市、移魂都市,我一直不知道為何台灣要翻成極光追殺令,不過發生在永夜之城中的追尋,極光追殺令似乎還滿貼切的。
近10年後再看這部電影,還是覺得很經典,FILM NOIR的美學風格貫穿全片,60年代的風格與世紀末的意象格外貼切,充滿亂世的感覺。比起攝影棚中虛構的楚門的世界,在太空中漂流、永遠背向太陽的黑暗之都,感覺更為荒誕無助,也因此避開了必須回歸地球的結局,在宇宙中永遠生活下去。我好奇的是,這只有城市的宇宙船,要如何供應眾人飲食?無疑片中的破綻太多,然而記憶之不可靠性,此一切身相關的恐懼超越理性的審美範疇,緊緊捕捉住我們的心智,普魯斯特以回憶書寫時間,然若沒有記憶,我們要如何回憶第一口馬德蓮貝殼蛋糕的味道?俗諺說“眼見為信”,然而所有可觸及之物皆有虛構的可能,在這個科技發達的年代,連相片本身都可能紀錄住不存在的事物(你確定這雙眼睛曾經存在並且看過拿破崙嗎?抑或他只是另一個虛擬偶像SIMONE“SIM-ONE模擬一號”?),再也無法確定過去之物的實存了。
題外話,DARK CITY的相對,應該是BRIGHT CITY或是CITY OF LIGHT?如果上帝之光是智慧的象徵,而光之城是一切人類文明的發源地,那麼反轉迎光後的DARK CITY,是否會成為另一個神話伊甸園的起源?抑或他會成為駭客任務的母體般永遠停滯的存在?過去不可得,未來不可得,現在不可得。「這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個最壞的時代,我向下掉落,直到無底深淵。」(我在實踐本雅明的思想:以引言構成一篇文章。遁辭。)

Saturday, October 14, 2006

The Devil Wears Prada


官方網站
法國是時尚之都,附上法文版官方網站
來個討人厭的IMDB評論吧

說實話,我還滿喜歡A&F那種大學風格。女主角那種襯衫加毛衣的搭配雖不突出,但也並不難看啊,只是太青春洋溢了,或許不符合都會新貴的感覺吧?或著該說,不夠突出,完全被平價成衣廣告牽著鼻子走。我突然想起看過某一幅法文社論漫畫,就是討論H&M等便宜成衣大量入侵法國後,現代人穿衣越來越依靠成衣型錄,一點自己的味道都沒有了、滿街都是同樣的衣著。如果連講究自我獨特的時尚之都巴黎都淪陷成費加洛報上形容那樣,似乎也不該苛求向來隨性的美國人?(可是連美國人都說,平價成衣是種災難!或著因為流行工業接近法國,所以她們要歸類在法國人中?)這部電影中的刻版形象真多,女主角果然一回家就換上了大學時代的套頭運動衣,大大的"西北(NORTHWESTEN)"字樣,全然的書呆模樣,真是媚俗的做法。
不懂為何美國人都會做著巴黎夢,明明生活在世界的首都,卻不斷回首望向上一世紀的都城:巴黎,十九世紀的首都。一樣是時尚工業者,SATC的凱莉失望離去,但本片中的人物道是個個高興、滿載而歸。也許巴黎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吧:人人都想去巴黎玩,因為巴黎是那麼美、那麼漂亮,但卻沒有人真的想要住在巴黎。反轉輪蘭‧巴特的話語:巴黎,是可訪的,而非可居的。是啊,說起巴黎,人人都有一個夢想,那是生活再遠方的異地,充滿驚奇、偶遇與出軌的地方。而紐約卻是我們真實的生活,像朋友說的:「談起紐約,人人都有朋友,就像在說台灣的另一個城市,只是這個地方不是台中,也不是高雄」,只有貼切兩字可以形容。我想到電視上面介紹音樂的串場片頭,即便是3D圖形構成,也都是紐約時代廣場的街景,而不是台北101、或是高雄漢神,簡直就像是我們都活在那個城市一樣,超級詭異的感覺。所以裡面的插入曲不能用I LOVE NEW YORK,而該用Paris, je t'amie(實際上用的是Lex Yeux Ouve)。
除去片尾過度美化理想、推崇智識、貶低時尚的窠臼,鎖定職場關係來看,這是一部真實不過的電影,跟習慣擁抱主流價值的其他美國電影一樣,只能說最後整個弱掉了。也無怪官方網站上面還可以設計自己的可惡老闆寄給朋友、或是抒發工作甘苦,因為這部分才是引起共鳴的地方吧:爆笑卻又真實,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這些白濫事情還真的天天都會遇到!可列為今年上班族必看的一部喜劇電影,梅麗史翠普的演技真是收放自如啊,不過好像越來越胖了?(PS/裡面的FASHION 101問還真困難,不知道有誰全部作對了?)
不過,美國人的SIZE跟我們的SIZE真的是不同呢,每次套上28腰的HOLLISTER&CO.牛仔褲就可以安慰自己:自己怎麼那麼瘦,褲子都快掉下來了!不過一換回SISLEY或是亞洲版的LEVI'S,馬上體會到連30腰都緊繃到不行的痛苦:要減肥了,是不是要等到快昏倒了再吃一塊乳酪?如此說來,可以套進24號裙子的女主角,不知道到泰國要選幾號的衣服?泰國女生那種只有20吋不到、幾乎比男人大腿還要纖細的柳腰,真不知道是怎樣培養出來的?依據雙葉社的HAPPY SHOPPING BANGKOK裡面所言,連日本女生都要買大兩號的衣服了,那麼可以塞進24號的女主角到了泰國,應該會成為貨真價實的“30號女孩”吧。

Le Prix d'Art



在聖馬羅地區看到的街頭藝人,居然可以收信用卡,真不知道要怎樣刷卡?莫非像以前即興表演練習過的,用屁股溝刷卡?(PS/這個低級的表演者不是我.....)
雖然說藝術家不是乞丐,所以有最起碼的尊嚴,但隨著改用歐元後最小的紙鈔變成五塊後,似乎藝術家也只好淪落到數銅板的命運了。不過即使是銅板,也有分跟元的差別,似乎一歐元(40NTD)是最小可以容忍的限度,如果給的少了,好像就是把藝術家當成乞丐了,頗有寧可不食嗟來之食的味道。如此說來,倫敦的賣藝者就務實多了,只要求觀眾最少要給50P(28NTD)以上。
不知道那個VISA標誌是指DEBIT CARD還是CREDIT CARD?PERSONAL CHECK不知道收不收?但是,雖然說是最少希望給一歐元起跳,大家還是掏出一堆20CENT或是50CENT的硬幣來,表演石膏像的藝人也不能真的跳下來叫大家收回去。小孩子可高興,拼命跟父母拿來一堆銅板,好像那些都不是錢、只是糖果或是石頭,不斷地投給藝人,好叫表演者不斷地改變姿勢致謝。我想他身前的打賞,應該大都是來自小孩吧?如同機器般固定反應動作(聽到噹的打賞聲,就開始動作),可以讓小孩子得到如同玩玩具般的快感?我想大概是這樣吧。

Friday, October 13, 2006

Chips de Pomme de Terre

台灣的大潤發集團一向跟法國的AUCHAN集團交好,一直可以在大潤發的超市裡買到有著小紅鳥標誌的橄欖油之類的商品,最近則正式引進歐尚熟時系列商品,打著法國風尚高雅品牌,其實是超市裡面最便宜的自營品牌之一。不過在台灣的價格足足是法國兩三倍。
因為便宜的緣故,買了AUCHAN的原味洋芋片,200G要價39元台幣,雖然比起法國貴了一倍左右(0.55Euro=22NTD),但是比起台灣LAY'S等品牌還是便宜(185g/46NTD,100g/24NTD)。如果只是單純買台灣的零食來吃,不會發現其實台灣的零食一般來講都做的比較厚,洋芋片也是,即便是LAY'S的美國經典原味,厚度大概也是法國洋芋片的一倍,只是之前沒有把兩者放在一起,所以沒有注意到。難怪我MUMMY一直喜歡吃美國專門出口的DORITOS,卻不願意買台灣自己生產的,每次買台灣的,她都要抱怨一下:「這個好厚,不好吃。」我自己雖然喜歡吃零食,但卻偏向甜食,對於鹹的一向不注意,所以沒有像媽咪的舌頭一樣,可以輕易分出差異。只有大陸的CHIPS奇寶巧克力脆片上面的巧克力豆數量太少,才會引起我的抗議!
話說前兩周買了一包來吃,感覺還不壞,於是前幾天去逛,發現大降價,只要19NTD一包,馬上又多買了兩包回家(一次降價一半,讓人忍不住想買雙份,好平衡之前的損失)。原來是快要過期了,最佳賞味期限只到2006年的11月20日,所以才半價出清的,說是半價,也不過是接近法國的原價而已。
不過很神奇的是,前兩周買的洋芋片,吃起來一切正常,但這周買的兩包,一吃就有變質的味道,難道只差兩週的保存期限,會讓商品有這樣神奇的變化?還在保存期限內耶,居然味道就變了!那一但真的過期,不就完全不能吃了嗎?
保存期限真是一種神奇的東西呢,我還一直以為只是參考用的而已,不過,如果還沒過期就變質,那的確只能參考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