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17, 2006

Mrs Henderson Presents



官方網站

BBC的介紹

IMDB的評論

本片據坊間評論說是茱蒂丹契從影以來的最佳代表作,另一部BBC的作品。
為何人總是要到老以後,才會被人選出一部代表作來?出身莎劇舞台的茱蒂丹契,其實從年輕到老的演出的角色都充滿故事,豐富而且立體,即便只是短短幾分鐘的戲份,也可以看出演員功力之深,「莎翁情史」不就是這樣的作品嗎?我覺得有茱蒂丹契的電影部部都精采,因為她是一位如此優秀的演員,可以讓整部電影活起來。
本片發生在一次大戰之後的倫敦,孀居的韓德生太太試過時下貴夫人們的種種社交遊戲後,厭煩於每天午茶、飯局、打情罵俏,她決定買下間劇院,為自己找點事來作。韓德生太太的獨子逝於一次大戰間,整理他的房間時,韓德生太太發現了裸體女人的圖卡,她想到自己那未婚的兒子,也許這一輩子並未看過裸體的女人,於是決定推出有全裸女體的舞台演出....。
故事劇情並不特別有趣,情節起伏可以猜測,連高潮跟轉戾點都有點俗套,完全在預期之內,不過真實的人生,有時往往比電影更驚人,所以電影比真實人生更平淡,似乎也不足為奇。並不是說這真是一部平淡無聊的電影,應該是說她太像我們認知的MELODRAMA(通俗劇)了,一切的一切都恰如其分,不偏不倚的及格了,連觀眾的審美趣味都考慮到了,也因此有點過於平凡。說起來本片似乎沒有特出之處,但也許就是這樣簡單的元素組合起來,反而讓我們可以好好體會一下年邁的莎翁演員那適合多變性格的角色魅力吧?這個剛失去丈夫的婦人,在保留著維多利亞時代遺風的時代中,揮灑貴族才能享受的任性,有時如情竇初開的少女,有時又是慈祥溫文的母親,她是社交紅人,名演說家,也只是一個看板上無人認識的贊助人....,茱蒂丹棄再短短一個小時半的電影中,切換在各種角色間,展現出韓德生夫人的各種面貌,以及在多變風情下,永不改變堅毅的貴族靈魂。就是那始終不變的角色真實,深深抓住了觀眾的心吧?
諾曼地地區的天氣一如英國陰暗多變,聖米歇爾仙山
不知道倫敦是否也有如好萊屋般的大型街景可供拍片?抑或電影中20世紀初期的皮卡地理圓環等中遠街景,都是電腦特效的成果?倫敦與巴黎都是一個古老的城市,然而倫敦感覺上卻是與世界接軌,一個變動不居的城市,街景相同,但人物的氣氛卻全然不同了;不像巴黎,似乎總是這樣,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是的,也許巴黎的街景已經不像「未婚妻的漫長等待」中還有一片LES HALLS(中央菜市場),但巴黎的味道卻始終沒有變過,巴黎永遠是巴黎,即便她總是令人失望。日本有人這樣說:「與巴黎相比,倫敦是更接近東京的城市,因為兩地的星巴克數量是差不多的。」這句話說在2004年之前,因為那時巴黎沒有星巴克;而今天,星巴克已經如同癌症細胞一樣,在巴黎美麗的臉龐上瘋狂地蔓延開來了。接近東京,或許是我們容易喜歡倫敦的原因吧,而且倫敦也是使用英語可以溝通的地方,深受英美文化殖民的我們,對於英國的設計也容易傾心,對於英國電影,或說在英國拍攝的電影,似乎好感度也無限上升呢。看看,連伍迪艾倫都忍不住要拍一部MATCH POINT了(但是,如果沒有英國人的那種表面禮貌與私下激情的亂倫特質以及少數人才能能合法擁有槍枝,我想這部片子也可以在大蘋果繼續拍攝,只是那可能就要換一個方法呈現才會好看了)。
似乎扯太遠了,但我想在IMDB上的評論,大致就代表普羅的口味,不必把這部片子想的太好,因為其實她就只有這樣的分數,但絕對值得看看茱蒂丹契,這朵尚未凋零的玫瑰,我們這個時代最優秀的女演員!
賽納河上的一艘船,巴黎聖母院

2 comments:

Shih-Lung Lo said...

英國人在海權擴張時代見識過世面,所以可能比較有世界觀感吧(反過來說,他們已經把大英帝國的光榮印記在我們的心上)。

但是不要忘了,以鴉片戰爭迫使中國向世界開放的,是英國;不顧法國將領反對,一把火燒掉圓明園的,是英國;1997年堅持在7月1日0點過1秒奏完英國國歌才「光榮」離開香港(雖然後來被中方拒絕了,要求0點0秒準時歸還),沒有反省能力的(註),也是英國。


(註)我並不是從大中國民族主義的角度出發(請接納客家人也是台灣人這個事實)。即使從局外人的角度來看,用武力強取了別人的土地,歸還也是應該的,似乎不應該刻意粉飾。

Daniel said...

你的重點應該放在茱蒂丹契吧....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