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07, 2008

對話的喧聲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1995。

文化轉型期:獨白化與的中心地位解體,眾聲喧嘩的局面,對話成為語言交流的存在方式。
作者的自覺意識具有未完成與不確定性,唯有透過和他者的對話才能實現/完成自我。
小說話語:未完成、非經典,兼容並蓄。眾聲喧嘩的現代社會,非神聖不可侵犯之過去神話/史詩。透過對話揭露原先被隱藏的矛盾,經由交流的過程化解衝突。承認他者的存在以及差異,並從中發現多元的價值。
主體須藉由不完整的個體與他者的交流、回應而實現其主體性。
審美活動三要素:1.視域剩餘(自我的盲點),2.外在性(他人之眼),3.超在性(透過交流把握全面)。
詩歌語言與日常語言屬同一系統,其差異在於音調、語氣的處理(文藝類型、風格技巧等)。言談的雙向性:主題與閱聽眾。
語錄:線性引語→神聖不可侵犯。間接/圖性引語:引用者與被引用者的界線消失,互相滲透。
古典性格:命運決定行為。浪漫性格:理念決定一切。性格解體:主角自決無窮限。
美產生於人類社會中,是一種意識形態,不存於藝術作品中,卻可經由外對內的滲透,達到交流。
話語直接參與事件,並與事件為一體不可分割。意義分析:語言/語意+共見/共識/共同評價。
言談屬邊際現象,意義存於言/未言、聽/說....之間,未曾定於一尊。聽者/講者/主題付相滲透構成意義,透過音調語氣變化區別出意義。意義不可能超越語言,但亦非只存於言談中,而是交流的產物,音調為交流的標誌,據此進行價值判斷。
生活話語依賴語境,藝術話語則跳脫此時此地之限制,「未經表述的社會價值判斷鮮明有力的濃縮語概括。藝術作品中的字字句句都充滿了價值判斷。」誇大/戲劇性的音調,不單指向實際生活,同時指向判斷的過程自身。
雙重反映:日常生活之事物,在其自身之外,因為構成團體的意識形態不同而折射出不同的符號意義。(自然的與社會的)
符號不產生於兩個自然人中,而存在其社會性關係中,缺乏社會環境/意識形態,符號中介即無法成立,社會雖然使用相同的語言,但在不同階層中卻有各自的語音系統,辭之歧義。
語音的意義隨著交流不斷生產與重複,理解則須透過語境,才能抓住言談主題。對話中包含單一主題,長串的交談中包含眾多主題。(語言遊戲:規則‧丟球→接球‧理解→重定規則‧丟球→接球‧理解的循環)
「在引語和引用語境之間,充滿即為複雜的互動關係與緊張,如果無法認識這些關係與張立,就無法理解引言的形式。」引語語錄是一種「話語中的話語,言談中的言談,同時也是關於話語的話語、關於言談的言談。」引語和正文各有其語境,彼此又互相補充。圖性引語:現代性、對話、開放、多元。視角游移不定,不時跳接到不同的小人物視野,引語不再明確、充滿權威。
複調:對話、獨白→敘事觀點以及背後的政治社會背景衝突。轉型期:對立衝突、開放多元、眾聲喧嘩,對話同時共存,廣場性。
戲仿:不莊重的模仿,暴露揭示的功能。1.語言風格,2.社會典型,3.類型,4.渾雜。
時空型:社會歷史的,相對性的,交流的、外在的,非內在性的自然時間。時空型決定人物形象:1.冒險時間,2.日常生活的冒險時間(變形),3.傳記時間(具廣場公眾性,乃是對他者的悼亡:柏拉圖式的/修辭式的)
興起的時空型:1.主角之未完成,2.歷史未知混沌,3.個人與歷史的交流。
狂歡節的藝術形式為場景,位於生活與藝術的邊界,日常生活卻依循遊戲規則。交接、未定的情形(中介),加冕/脫冕,顛倒,高下並陳,莊諧並存,低下粗俗之暴露,表現生命的創造力,追求物質肉體感官,怪誕又真實....。
公眾廣場:民間/日常生活:公共空間/公民社會。廣場是全民性的象徵。
梅尼普諷刺:菁英文化中的他者/大眾文化,內部的異端。莊諧體:具體表現時代社會特色,經驗或虛構自由並置,有意經營的眾聲喧嘩,拒絕單一文體,再現且被再現。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