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13, 2009

台灣新劇

新劇一詞在台灣戲劇史上的使用非常混亂,自然同日本一樣,是指不同於之前已經存在的戲劇類型而言。新劇可以是文明戲,改良戲,皇民劇、青年劇等等,各種不同的代稱。
根據呂訴上的台灣新劇史(蒐錄於台灣電影戲劇史一書中),台灣的新劇受日本與中國兩方面的影響。日本方面,台灣最早有新劇是1911.7的日本歌舞伎新派劇的川上音二郎於昭日座演出,後來1914年又有從坪內逍遙的文藝協會中解散出來的松井須磨子帶領的藝術座來台演出。1911年川上離開後,朝日座主人高松豐次郎延請其弟子高野氏留下指導台灣演員,成立台灣同仁社正劇團,專作改良戲演出,呂訴上說此團兩年後解散,成員另成立寶來團。然而據徐亞湘考證此團於1919年尚有演出紀錄(〈台灣正劇好況〉《台灣日日新報》總號74,1919.7.25)。留日學生成立劇團,以1925年張文環主導的草屯炎峰清年演劇團最早,後來的民峰劇團,則是張維賢赴日留學兩年後歸台加入的。
中國方面的影響,則遲到1921.6.10,上海文明戲班民興社來台演出,促成台灣民興社成立,後有台南黎明劇團。自中國大陸返台的留學生,主要是受廈門通俗教育社影響的廈門幫,促成1924年的星光演劇研究會,1925年的鼎新社成立。
台灣人第一次演出新劇的紀錄,為五四運動發生之1919年,東京台灣留學生在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館演出的《金色夜叉》與《盜瓜賊》兩劇,參與演出者為張深切、張暮年,張芳洲,吳三連、黃周等,時任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館理事的馬柏援給予眾人舞台化妝方面的協助,另外還有歐陽某、田某(呂訴上紀錄為田漢、歐陽予倩,時田漢確實在東京求學,歐陽予倩雖然返國,但據其回憶錄〈自我演劇以來〉1919年夏天確實到訪日本)。
台灣之業餘新劇團多半受文協資助,但星光演劇協會則是完全獨立於之外的,雖然在張維賢的帶領下充滿無政府主義色彩。
台灣新劇的高峰,咸認為是由日本返台之張維賢領導的民峰劇團。1933年的公演以及1934年的新劇祭,台灣人的民峰演出壓倒日本人劇團,為全台灣新劇的高峰,其舞台技術予戲劇概念甚至超越中國本地數十年,其後,民峰領導者張維咸認為環境並不是合演劇,因此遁走大陸。
隨著日本同化政策的開展,開始進入傳統藝人所稱“禁鼓樂”時期,傳統劇團無法演出,紛紛改名新劇團,改穿現代衣服、不使用鑼鼓改唱流行歌曲、演出當代故事,然而其實只是躲避當局的權宜之策,往往沒有劇本審查時依然照演舊戲,警察審查時才又改演(林正盛的天馬茶房中有類似的劇情)。此時的新劇團,其實只是各種傳統戲曲的改良劇團(藝人李天祿可以用日語演唱京劇曲牌),並不是話劇,造就歌子戲中的胡撇子戲興起:時代劇情人物都大混戰。此時也當然也有類似話劇的新劇演出,像是青年挺身隊的皇民劇,或是厚生演劇研究會等業餘素人的演出。

1 comment:

Amo said...

恩,炎峰劇團的主導者應該是張深切(南投人)而非張文環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