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25, 2006

Perfume - The Story of a Murderer


官方網站
Perfume
Das Parfum
香水
IMDB

小說是笑的藝術。德國當代文壇巨擘徐四金(Patrick Süskind)無疑是最了解這一點的人,《香水》承繼拉柏雷以降的傳統,將生活中最真實的荒謬表露無遺,充滿譏諷。
改編電影很少有能夠令書迷滿意的,《香水》也不例外。在葛奴乙離開交易橋的香水店前一切都好,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小說中的玩笑透過畫面表現,不過稍後就逐漸變調了。葛奴乙的特質就是給別人帶來不幸,就像《人間昆蟲記》把對方吸乾抹淨後一走了之;在對葛奴乙沒有任何幫助的關係下,人物就被消滅了(不禁令人聯想也許是作者不想繼續為這些小人物邊之後續情節:理性讀者總是希望了解每個角色個人史細節,就像她們真的存在過似的有始有終),這樣的安排荒謬地教人發笑,卻也埋葬了葛奴乙的過去。葛努乙的母親生下他就被送上斷頭台、收容所的太太在將他交易出去後就被強盜殺死、皮革場老闆拿賣葛努乙的前去飲酒狂歡跌下橋死了、香水店的老闆更是連整家店一起消失在賽納河中....,於是不論到哪哩,葛奴乙都是完完全全一個人,沒有可以牽掛的對象。
生下來就沒有味道的葛奴乙,為了讓自己更有存在感,開始尋找可以讓人喜歡的味道,他迷戀處女那微微發育的乳房散發出來的體香,於是開始殺害少女、蒐集她們的味道....。這就是香水的情節,副標題:一個謀殺者的故事。不過小說的重點永遠不是在故事本身,而是細節的描寫,透過徐四金的生花妙筆具體呈現18世紀尚未改建前的巴黎都市景觀、下流社會的生活、香精的蒸餾、油脂析離法的運用....,也因此在文字化為電影時,書迷們不會感到太大的差異性。然而敘述者的手法不同也會帶給觀者不同感受,電影更多地傾向於STORYTELLING,而且是正經八百企圖運用ILLUSION讓觀眾入情感動,全然悖離徐四金小說語言的特質,以致於電影的下半段給人感覺有點拖沓,節奏不夠明快。小說葛努乙的故事全然是個鬧劇,他調製出讓全世界人心醉神迷瘋狂的作品,讓日常界限崩潰陷入嘉年華上下顛倒的混亂中,葛奴乙應該是這齣鬧劇中的演員之一,而不是旁觀者。導演太極欲表現角色的悲哀,反而讓原屬於小說《香水》的機鋒走樣,變成讓人哭笑不得的災難。殊為可惜。
瑕不掩瑜,一個好的原著讓《香水》即便走調,也不失為一部水準之上的作品。最近看電影格外喜歡研究片子的時代考究詳實與否,《香水》的美術設計在這方面成功地讓我們從回懵昧黑暗的社會(中國人不也喜歡趕著看殺頭嗎?剛改成槍決那時期,還有人抱怨:怎麼“碰”一下就沒了,多不好看吶),體會當時人的心智狀況,她們使用的器具、生活的方式,在那個憂鬱還被視為常態的時代,可當成歷史教育的教材:看看當時人的化學是用那些器具,與現代科學的承繼關係為何?今日的李話不也還教大家蒸餾法嗎?
這是部有沒有看過小說都可以去看電影,不過如果可以翻出小說來看,會有更多感受。畢竟畫面表達的雖多,也只有一個視角、兩個小時多的時間,然而小說有更細膩的描寫與生動的敘事者,絕對強過電影百倍。
突然想到一件無關緊要的事,這是一個德國作家寫法國故事卻又用英文演出的故事。這樣會不會造成以後所有人都以為荷蘭、法國、德國、中國等全世界各地不分種族膚色,大家都是講英文的錯覺?

1 comment:

Shih-Lung Lo said...

應該不會有大家都講英文的錯覺吧. 現在大家對這個都蠻敏感的.

有位美國菲利浦, 因為從小住巴西, 後來又住日本, 現在搬到了巴黎, 所以會講英文葡萄牙文日文跟法文. 據說他覺得中文很重要, 所以開始學中文. 後來有位美國人聽說這位老兄會這麼多種語言, 第一個反應就是:

"他一定是間諜!因為正常的美國人是不會去學外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