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跟其他區域不同,房屋都是先售後建,因為需求太大、所以大家捧著現金來買,建商還可以拿大家的錢去週轉蓋房子,多好;對年輕人而言也好,因為高總價的屋子可以慢慢交錢,不用一次拿出很多自備款。離開台北市後,大多房子都是先建後售,像是高雄、淡水,而且往往還剩下一堆空屋,去化很慢。其實台北市的許多成屋,並不會比預售屋貴,為何一個看不到的東西、還不能立刻使用、創造價值收益的預售屋,還會比已經蓋好不怕建商跑路、馬上可以入住收租成屋貴?主要就是訴求一個夢想,訴求未來週邊的交通建設等,讓房子宇區域一起成熟,而不用考慮折舊的問題。可惜在台北市講折舊只是一個笑話,台北市的屋子基本上買到是到,屋子不會因為年代久遠而跌價,土地的增值遠遠超過房屋的跌價速度。二十年前仁愛路的屋子一百萬,現在卻是上千萬,並沒有因為折舊而跌價。不過離開台北市就不一樣了,屋子會具體因為其使用情形而折舊。不過,台北縣三重、新店、中永和等地區,因為人口眾多,居住需求大,一些精華地段也跟台北市一樣,只漲不跌。
朋友喜歡買預售屋,因為不想要一次拿出太多錢來,寧可慢慢養屋,跟他賭未來的增值,拿一點點錢出來買空賣空,在交屋前轉手,連貸款利息都不用付錢。這是標準投資客的做法,在潛售期或是即將結案時,便宜買入大坪數或多單位,只要小幅上漲,就可以賺進大錢。試想,一樣一坪漲五萬,買五十坪跟買二十坪的賺的總額差多少。
然而有趣的一點是,其實台北市某些標漲區的預售屋價格已經超越精華區的新成屋了,也就是說,其實未來上漲的空間有限,一定會有壓力在。如果是小套房等更不討喜的商品,大量出貨下價格更難維持,往往預售屋買的小套房在交屋後只有被套牢的份。看大同明日世界的定價策略就知道,坪數越大的單價越高,坪數越小的單價越低,正因為坪數大的訴求有錢人,商品稀有,所以才要以更高的價格賣給更富有的人,而低總價的商品,就只是一般住屋商品、並非豪宅,價格是不能太高,不然去化更困難。這是香港房市的現狀,越稀有、越大、越貴,房價也在M型化。
在這樣的情形下,如果商品並非稀有物件、無法取代,買一個很貴的預售屋,不如買一個新成屋。與其買一個多年後才會成熟的商圈,雖然是四五鐵共構,不如把等價或更便宜的價格去買一個已經是成熟商圈,未來也是雙捷運,還可以直達機場的新成屋。付出一樣的錢,新成屋立刻可以創造收益,自住收租兩相宜,同樣也能享受未來增值的潛力,為何不買新成屋?雖然可能一開始要多拿點錢出來,然而如果是低總價的商品,可能預售屋的頭期款差不了多少說。
你,是喜歡花錢買夢想?還是比較實際的人呢?精算一下,也許你有會不同的想法,區域雖然是無法取代的,但是一個區域裡會有好多案子,你喜歡的真的是那麼獨一無二嗎?
Monday, March 03, 2008
The price of Dream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