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05, 2009

呂赫若的演劇經驗

呂赫若

  有台灣第一才子美稱的呂赫若,多才多藝,除了文學創作外,尚能演唱歌劇、參與戲劇演出。在呂赫若短暫的一生中,發表過許多讓人欣賞的作品,然而他的創作歷史並非一帆風順,中間也有許多停滯,台灣光復後呂赫若很少創作,對政治的失望讓他投入地下運動,最後在山區結束自己短暫的人生。在青年時代的呂赫若,也有一段創作的空白期,發表成名作《牛車》即系列作品後,經歷一段沉潛期,直到從日本歸來後才繼續創作。垂水千惠將呂赫若生命中的1937到1942年間稱為文學空白期,並依據呂赫若留下的日記,建構出在此時期內的音樂與戲劇活動軌跡。垂水千惠指出,呂赫若文學的空白期,其實與戰前台灣文學界的盛衰有關,1936年《台灣文藝》廢刊,翌年《台灣新文學》也停刊,台灣文化界缺乏可以發聲的管道,直到1939年台灣文藝家協會成立,1940年西川滿主導的《文藝台灣》創刊,翌年出走的張文環等人創立《台灣文學》,這才又迎來台灣文學的另一波高潮。
  呂赫若全家於1940-1942年移居日本,在東京學習音樂,並參與東寶合唱隊演出,長期接觸劇場,讓呂赫若對戲劇充滿興趣。由1942年元旦的日記可以看出,29歲的呂赫若為自己文學苦鬥第九年定下的目標是:「一、多多創作/二、戲曲/三、發現美的事物」,列在第二項的戲劇,是他想挑戰的領域。一月十九日的日記可以稍稍窺見呂赫若的戲劇觀:「中午十二點起在有樂座,東寶新劇研究會。/真船豐雄作/《狸》一幕。/《山參道》三幕。/皆熱演。果然看來具有未來性的演劇就是新劇了。不論如何想寫要戲劇」。
在日本的最後這段時間,可以視為呂赫若戲劇方面的培育期,不但大量閱讀戲劇方面的作品,也嘗試構思戲劇作品,希望可以達到「文學與音樂的融合點」。返台後呂赫若繼續創作,依照日記,留有其名的創作戲劇作品約有八部,包含戲劇、廣播劇跟為小西園撰寫的布袋戲劇本,可惜作品今已亡佚。但是,由呂赫若發表於《興南新聞》上的文章〈新劇と新派〉(1942.9.7),文中對於當前台灣打著新劇名號的商業劇團、不合情理誇張虛偽的通俗演出大力抨擊,可以看出呂赫若追求的是一種高度的寫實主義戲劇,這必然也會影響到他的戲劇創作吧。戲劇從理念構思、導演排練到演出呈現,中間經過非常多磨合與妥協,最後成果還須大眾公評才能斷定價值,職是之故,呂赫若在台灣展開戲劇活動之重要性,是否真如垂水千惠等人重視的程度,這尚值得商榷,畢竟呂赫若的戲劇作品並未留下任何實際劇本或演出紀錄。
隨著戰事的白熱化,台灣皇民奉公會將戲劇、音樂、電影等娛樂都收歸國家統一管制,新劇由中山侑領導的台灣演劇協會負責,演出場地的配給與團體管理等則交由株式會社台灣興行統制會社負責,呂赫若在1943年初進入編輯部任職,創作劇本、辦座談會、監督劇團提供劇本、刊物編輯等。此時期他也開始參與厚生演劇研究會的設立,並曾創作劇本供演出之用,呂赫若本人亦參與排演,然而正如同他《百日內》未被刊行一樣,《巴達維亞城的暴風雨》最後也並未演出。雖然不知道是否因為與厚生實際掌權者林摶秋理念不合,又或者如垂水千惠所言:面對小自己六歲但導演與統合才能遠優於自己的林摶秋而感到潰敗,於是離開需要眾人合作的戲劇、回到個人的小說創作中。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從此呂赫若就與厚生演劇研究會漸漸疏遠了,而後,其專心於創作小說,很少參與戲劇活動。
呂赫若與台灣戲劇的關係值得研究,然而還需要更多的史料加以佐證,才能看出其對台灣戲劇的貢獻,因為呂赫若的戲劇作品大多未經發表,留下的手稿又在家人對白色恐怖的恐慌下全部遺失了。現在,似乎只有從呂赫若任職的興行統制會社中去尋找呂赫若的作品了,然而這些為了工作勉強的創作,連呂赫若自己也不重視,是否具有價值,則需要在研究。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