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21, 2016

LCC拉下位置 可以不理陪

 
消基會這次難得講了人話(?)
之前都是一面倒的維護消費者權益
視契約精神為無物
結果養出一堆台灣鯛
連王品免費的10元券沒排到都敢要求賠償
(請問你損失了甚麼?你連消費都沒消費稱得上消費者?有人逼你來排隊吧?)
其實世界各國就算正規航空公司出問題
也大多要求消費者自行負責
尤其是航空公司不理賠的 天候因素
所以台灣的旅行業 只好發明一個東西 叫做 履約責任險
裡面包含了 班機延誤的各種費用理賠
讓台灣的消費者參團後 在面對班機取消等情形時 不會產生額外支出
但你如果是在美國 歐洲 日本或是中國等地參團
如果因為天候造成行程延誤 損失可是要自負的
台灣服務業把消費者保護得太好
大家反而覺得是應該的
殊不知很多都是超過的 多做的了
希望台灣人可以恢復以前的溫良恭儉讓
不要誠為越來越可怕的井底之蛙

童年的消逝 兩個版本

童年的消逝 兩個版本
翻譯是一種再創作的生產
把新買的簡體中文版本 童年的消逝 看完
準備歸位上架 才發現8年前 自己就已經買過 繁體中文版
而且已經看完了 卻完全沒有印象....
當然有可能是因為 大腦結構的不同
以前民智未開 所以很多東西看過都沒理解 很自然就忘了
於是把兩本書拿來翻開比較譯文
才發現為何我看完沒印象
兩個版本都是照英文原句翻譯
簡體中文版不厭其煩地 加上某些註解 讓文句更白話通順
繁體中文版卻是 盡可能刪減不必要的贅詞 同時精簡 
為了配合逐句翻譯的習慣 台灣版本用了許多","切割開英文的長句 對閱讀來講卻更不方便
大陸翻譯版本 則是使用坳口的長句子 雖然也不漂亮 但至少可以推回去知道原文的意涵
同樣一個章節 把兩個版本都拿起來讀過一輪後
我終於理解 為何我完全沒印象了
因為 台灣版的翻譯 中文實在太差了
翻譯其實是ㄧ種再創作的過程
不是逐字譯就可以 還要考慮雙關語 暗示 譬喻 在不同語言脈絡中的意義
是不是有多重意義 或是其他相類的翻譯 
語感也非常重要 通不通順 至關重要
很多句子還具有承先啟後的功能
就算看完了簡體中文版本 大腦非常清晰的情形下
閱讀反體中文版 還是讓我難以穿透句子的魔障 而被思想阻隔在外 
怪不得之前就算看完也沒印象......
[筆記]
童年,是社會文化上面產生的範疇,當印刷術在歐洲風行後,閱讀能力成為所有成人的必須。中古社會的人之所以幼稚,事因為不掌握閱讀的能力,停留在口語傳播的程度,跟七歲小孩無異,所以無法思考更抽象的事務。因此閱度能力區隔了成人與兒童,透過對書籍的保管,成人的禁忌與秘密,是區隔童年與成人的重要表徵:兒童就算閱讀了《北回歸線》也無法完全理解其內容,因為尚不具有解謎的能力。然而以圖像傳播為主的電視打破了這一現狀,解讀圖像能力不需要學習,而且他從不隱藏秘密,他將成人世界直接展現在兒童之前,因而兒童跟成人接受同樣的訊息,再也不存在任何禁忌與秘密,成人與兒童的邊界開始模糊,終將導致童年這一概念的消逝:成人兒童化、兒童成人化。

Friday, February 19, 2016

海德瑪麗·施維爾默

這位女士讓我想起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悉達多太子
在經歷人世間的一切後 他毅然決定放下所有
出家追求內心真正的平靜 他就是後來我們所稱的 佛陀
雖然有人覺得 他不靠錢過活 可是他是靠別人在過活 別人花錢
但我想到的是 百丈懷海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她並非托缽化緣依靠社會 而是靠自己的勞動賺得生活所需
而這些所需直接以實物支付 而非金錢
所以也並不是米蟲
其實自己一直很關切社會底層的生活
總希望可以多做點甚麼去改變一切
但其實一個人的力量只是杯水車薪
就算一堆人的力量也不夠
因為人是愛比較而且永遠無法滿足的
看到這篇文章跟影片
發現這位女士很早就發現這點了
一切的問題其實不是出在社會現實上面
而是在人類的心理結構上面
我們現在太依賴外在的一切去定義自己跟別人
所以一定要有錢 有舒適的住處 體面的工作 等等等等
然而 古代沒有這些時 大家不是一樣生活得下去
而且回頭想想 小時候物資缺乏時 生活步調更慢時
我們是不是過得更幸福 更快樂?
人需要的不是外界的有形事物
而是需要其他人的溫暖關懷
只是有時我們誤會了 以為可以靠外在的事物去吸引別人
卻不知道 唯有真正被自身特質吸引的朋友才會留在身邊一輩子
麗姬哭嫁的寓言告訴我們 人類總是害怕未知 恐懼改變
然而真正改變後 也許更好 也未可知
那麼 到時在回頭看自己 只會覺得以前的恐懼很可笑
最近中國央行要發行數位貨幣
其實在北歐早已經開始推行
實體貨幣的歷史 部過百多年而已
更早之前 人們靠的是以物易物過活
貨幣不過是 商品的形式轉化罷了
從有形再變回無形 又有何好恐懼的
然而 我們期待一天 完全不需要用到貨幣的日子
我想到聖經中的啟示錄
在末日時 天上降下蝗蟲 唯有身上沒有666記號的人可以避開攻擊
而這666 據說就是數位編碼的前中後三個識別數字
這樣一昧地項科技化 數位化走過去
是不是表示 末日即將近了?

Wednesday, February 17, 2016

北京文青范書店

北京文青范書店
開在朝陽大悅城五樓的單向空間
原名是 單向街 取自華特·本亞明
股東是一群文學家們
想要開一個集會場所可以放自己喜歡的書喝咖啡辦沙龍

1、任何想着手写作一部比较重要的著作的人都应该善待自己,每写完一点都不要克制自己任何对继续写作不会有不良影响的看法。

2、如果你愿意,可以去谈论你已写完的东西,但是当作品还在写作的过程中时不要对它加以评论。以后一种方式的每一种满足都将妨碍你的写作速度。如果遵循这个原则,不断膨胀的与人交谈的欲望最终会成为完成作品的一种动力。 

3、在进入工作状态的时候要尽量避免接触日常平庸的事情。伴随着慵懒声调而处于半放松状态有辱身份。相反,有练习曲或刺耳声音的陪伴会像深夜被感知到的寂静一样对写作来说意味深长。如果说后者使内在的听觉变得敏锐,那么,前者就是这样一种文体的试金石,该文本的出现本身就能埋葬那些外在的声音。 

4、不要随意使用书写工具。刻板地坚持使用某些纸和笔墨是有益处的。不要奢侈,但是必须保证这些器具充足。 

5、不要让任何一种思想埋名隐姓地流逝而过,要严格在小本子里记录下你的每一个思想,就像当局登记外国人那样严格。 

6、让你的笔不要追随灵感,这样,灵感反而会被磁力吸引般地自己走进你的笔端。你越是审慎地对是否马上写下某个想法持犹豫态度,这个想法就会发展得越成熟地走向你。说出的话语征服了思想,但写出的文字支配着思想。

7、永远不要因为你没有什么可写了而停止写作。写作是一种文学荣耀的命令,只有在定死的时刻(进餐、约好的事情)或者在作品完成之时才能中止。 

8、工工整整地抄写你已写好的东西,以此填补灵感的空白,直觉将会在这个过程中苏醒。 

9、没有一天不会不写作——但要如此周而复始。 

10、从不要将没有通宵达旦写作过的作品视为完美。 

11、不要在你熟悉的书房里写一部作品的结尾,你在那里找不到写作结尾的勇气。

12、创作的几个阶段:思想——风格——文字写作。誊写的意义在于:誊写时注意力只是指向写得是否漂亮。思想扼杀灵感;风格束缚思想;写作报偿风格。 

13、写成的作品是构想死去时的面容。

选自:瓦尔特·本雅明《单行道》/王才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 在單向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