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5, 2014

Remember 3.18

讀歷史的時候,常常會有疑問,戰亂中的人民是怎麼生活的?因為歷史是屬於學者菁英的,所以俗民生活並不載於史冊,往往必須透過不入流的章回小說或戲曲畫作等,去尋找常民生活的軌跡。戰事中,百姓消失了嗎?跟著逃難?或是被亂軍刺死?後來發現想太多,其實,百姓的生活還是一樣過,不管是清明或亂世,日常生活都繼續,並不因為史書上所說的戰事而停擺,一樣日昇月落,除非有逃兵入村,才會引起小小的動亂,不然生活還是照常。因為不管革命或戰爭,本質都不是生產,而是破壞。然而,吃飯需要生產,沒有產出就沒有飯吃,就會挨餓,就會死人。歷史上的幾次改朝換代的革命,不正是因為無飯可吃,橫豎也是死,才會引起的嗎?因為已經再無可以失去的,才能放手一搏。而手上擁有的越多、或是幻想自己擁有越多的人,反而不可能站出來反抗,因為他覺得他有好多好多必須要守護的。也因此,學生,在上個與上上世紀之交才會扮演重要的角色,那時的國家政在轉型,學生接觸到不同於平民百姓的新思潮,而這些尚不為當時人們熟知的德先生賽先生,無法慢慢教導給黎民,因此只有訴諸激烈手段,去革命、去抗議。因為當時代的知識份子以愛國救國為己任,而學生的曖昧身分,除了熱情之外,還給予她們不用工作的特權,有人支應生活,才能義無反顧地投入革命事業中。
隨著時代的改變,民智大開,已經沒有誰掌握著比別人更多的、或全然不同的知識勘足以救世的。因而,當代知識份子的責任,反而變成一個冷靜的旁觀者,在別人大聲疾呼時、灌輸單一思想時,能夠保持獨立思考,並且提醒所有人自我思考的重要性。當代的知識份子昰冷的,不是說他不能夠有自己的政治立場,而是他應該可以更全面客觀多面相地思索事件,並且將這種思考的方式傳播出去。他不煽動群眾、不教導他人該走那條路,該怎麼做。而昰告訴人們,你的思索昰不是有盲點?昰不是還有其他的可能?是否不夠週延?他知道,所有的熱血彭派、慷慨激昂的話語,都具有煽動性,必定為某些特地目的服務,這些言論害怕會思考的大眾,所以必須用包裝良好的聯貫性語言,來進行洗腦的動作。但是,當代知識分子知道,百密總有一疏,再漂亮的言論都有可以突破的刺點,再黑的箱子都會有光線透進來,首先需要的,冷靜,重新思考,不依靠別人給你的結論,依照自己得到的資訊來思考,並從中發現刺點。
之前常常嘲笑泰國所謂的民主運動,即昰少數知識份子否定廣大選民的結果,認為泰國必須交由菁英來統治而不可信任廣大黔首,因為這些目不識丁的鄉下人往往為了小利而放棄整體國家利益。這些號稱愛國的白衫軍、保皇的黃衫軍,即便在泰國的選舉人口中只占20%,依然覺得他們才昰國家進步的領頭羊,因此幾此綁架國會、強迫改選,或是指派自己的總理上台。政治活動是盲目而激情的,在那樣的環境氛圍裡,全部都是志同道合的夥伴,所以就忽略了自己其實才是少數,以為自己可以代表所有人的聲音,要到一次糖後,第二次敗選又不甘心,又開始吵著要糖。正是如此將民意丟到垃圾桶中的寡頭菁英思考,才讓泰國民主成為許多人口中的笑話。然而今日的台灣,不也發生同樣的情形?誤以為民氣可用,強暴而粗魯地要政府買單,綁架整個國家為少數人服務,就可以稱為民主了嗎?這跟之前被我們所嘲笑的泰國民主有何不同?有人說,由於體制無用,制度殺人,以至於不得不採取如此激烈的手段,用意乃在喚起民智。然而別忘了,喚起民智,跟服務於特定思想昰不同的。拿少數人的觀點強迫眾人接受,跟法西斯或納粹的作法有何不同?口口聲聲要民主,何不乾脆讓眾人公投多數決呢?連這點對民主的基本尊重都沒有,只想著要全民買單你的單一思想,難道不是一種強暴?難道只要不合你意,就不叫做民主?就是不愛國?亂扣帽子的伎倆大家會會,台灣的亂象很多政出自於新聞記者的無良,然而,應該開始學著做個能夠獨立思考的民主社會公民,不被強迫、也不強迫他人,自己思索、自己決定、自己行動,並且為之負責。


Obama said,"Our freedom, our democracy, has never been easy. Sometimes we stumble; we make mistakes; we get frustrated or discouraged. "

多年以後,你會後悔的,一定是自己沒做過的事情,而不是作了卻失敗的那些。

失敗主義,是選擇冷嘲熱諷卻不站出來的人。
失敗主義,也是那些站出來卻認為自己終將失敗的人。

不論結局如何,即便是可以預知的未來。
信念,才是我們存在的意義。

人類的行為是很曖昧的,說的跟作的往往背道而馳。
在激情之外,請冷靜下來想想,自己,昰不是正在否定自己的堅持?
認識自己,遠比認識外界其他的議題還重要。

無可諱言地,我們老了,老到沒有熱情與動力,所以才會羨慕那些單純的學生,他們擁有最純粹的愛國精神。他們知道,不論結果,不能讓多年後的自己後悔。

正如當年曾經年輕過的我們一樣。

(突然想到麗姬哭嫁的反例,讓整個論述瞬間弱掉.....)

不要扭曲了運動的原意:捍衛無形的台灣的民主價值。
不要簡化學生運動去為自己的意識形態背書,不是反對或支持具體的法條這種有形事物這麼簡單。
很多人很難理解、也很難為無形的事物拋頭顱、灑熱血,所以很快找到一個有形的法案當作箭靶,黑白二分,要人表態。這未免也太弱化了!



作一個頭腦太清楚的人也是很累的。

對很多似是而非的論調,很多巧用語言轉變焦點的論調,或是訴諸感性而非理性的論調....都很想把這些人巴下去。
很多人,真的都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表達的昰甚麼!
更多人,為了強化自己的觀點,扭曲事實,利用語言的連貫性魔法,把論述合理化!

看到一堆不懂裝懂,危言聳聽的言論,就更加生氣。斷章取義、胡亂推論,導出非常悲觀的結論。
氣的是不存在的事情或想法被言之鑿鑿、繪聲繪影地傳播。
更氣的是,甚麼時候開始,我們已經變成失敗主義者,連嘗試都不願意,就覺得必輸無疑?你們口口聲聲說愛這片土地,為何對這片土地上的服務品質跟競爭力如此沒有信心?

文化是向上的流動,不會有人自甘墮落、自趨下流,除非你的文化不夠優質,無法同化這些鄉野俗人,才會被消滅。不然千百萬年來,都是夷狄拜服於中華文化中,融合於無形。如果一但融合了,那還需要分你我嘛?文化的認同,應該凌駕血緣、出生地之上,更不應該被無聊的意識形態所操控!



從多年以前,我就認識到一件事情,就是永遠不要跟你的朋友談論政治,因為他們都只想聽你贊同他們的意見,不能接受不同的意見表述。政治跟戀愛一樣,都是盲目的,人類選擇性地失明。所以,我基本上很少談論政治議題本身,更多地,是談論參與者的行為、心態。有人或許會覺得這是一種偷懶的作法,是逃避表態。但是我更加厭惡的昰非黑即白的二分法,非我族類必諸之的心態。面對盲目的人群,我傾向提出箱反角度的觀察,即便有可能與我內心真正的政治立場相左,但我覺得,幫助別人理清想法,搞清楚是不是真的要作,又或只是一頭熱地盲從,其實可能比議題本身更重要。

我支持社會運動,尤其是學生運動,因為他們才有我們這些老人已經失去的熱情。
然而學生總是單純的,容易被利用,多少政客、媒體,刻意扭曲言語、操弄感情,塑造對立,獲取選票。
學生們,從來,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只是需要更多時間去理解、認知,取得共識,而非整個綁包強迫買單。簡而言之,是反黑箱作業,不是反服貿。
那些操作言語,從食衣住行方面威嚇的人,是否太過民粹了?為何不能向上看,而要向下看?沒有人會特意跨海來跟你競爭低薪工作(如果有人願意做的話當初就不需要開放外勞了),反而是你有機會到一個更大的市場去展現身手。
為何,不能積極地看待挑戰,總是低頭、害怕失敗?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