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05, 2013

希臘印象

也許您不相信,但是曾經聽過一個說法,在希臘看見亞洲臉孔,當地人的第一句招呼並不是:"KONIJIWA",而是"NIHAO"。撇開世界第一的觀光大城巴黎不說,許多台灣人進入歐洲的第一站,就是希臘,以致於當地群眾對於觀光課的印象居然是講中文的台灣人,而非四處流浪的日本人。這一切,都拜一本小書所賜,<我的心遺落在愛琴海>,從此後,"把全世界藍色用光的地方"就深深烙印在台灣觀光客的心中,講到希臘,就是愛琴海的海島,那一望無際湛藍的大海與天空。
希臘,以一種遺世獨立的天堂姿態,夏日樂園的形象,歷久不衰地,經由華文圈的影響力散播出去,以至於很少有人記得,戰爭不斷的近代史與發展遲緩的社會經濟。 許是受安哲羅普洛斯影響,印象中的希臘,永遠是一片荒蕪灰濛濛的大地,起霧的清晨,穿著黑色衣服滿臉愁容的婦女與孩子,以及許許多多華麗的東正教傳統,似乎越是物質上不富足的地區,月是依靠精神上的寄託。據說,俄羅斯當年決定以東正教作為國教,正是因為看見希臘正教華麗的禮拜儀式:"讓人不知道身處人間或是天堂"。
夏天短暫經過希臘,剛好碰上聖母升天日,整個雅典宛如空城,只有太陽還是強烈地照著,神廟石柱千年來不倒地屹立著,日光曬到皮膚上發燙,也讓人發暈。搭船去了愛琴海三個小島,看不見希臘人,只看見滿滿觀光客,每座島嶼都是為了觀光客的需求而存在的,千百年前曾經叱剎地中海的海上貿易霸權默默隱身,遜位給新一代的觀光錢潮。車過柯林斯,運河邊停著一台台遊覽車,滿滿的觀光客,從義大利、德國、英國等地來的遊客,喧囂而愉悅地享受希臘的低物價以及麥錫尼或更早留下的文明。
依然,是座觀光之城。 像是看電影般,希臘如明信片般的風景在車窗外飛過,卻始終沒有真實感:那小河流經的悲傷草原,罩著黑衣黑帽的婦人與小女孩,霧中飄盪的一葉扁舟,覆蓋布幔的馬車後廂......,全都未曾看見。或許我的希臘,要向北,向馬其頓去尋找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