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28, 2009

獨特是年輕人特有的一種幻覺

人總是坐這山望那山 別人碗裡的永遠比較好
我想到盧被松的聖女貞德中的一段對話
意思是 一但選擇了 就要堅持 不可因為外力而改變或懷疑 不然就是背叛你的主
(沒有人可以知道真正的真理 於是唯一個價值 就剩下你堅持的力量了)

我曾經過了一段可能讓人很羨幕的生活 但我現在十分迷惘
我曾到處旅遊 在國外居留 經年自助旅行 曾經一年有半年不在台灣
也因此 我無法找到正常的工作 人生就在虛晃中度過
以至於當我想要進入職場的時候 第一個難看的就是履歷 因為沒有經歷
進入職場後 又因為不熟悉辦公室文化 所以 沒有呆太久 就被迫離職了
晃晃悠悠 平常又亂晃度日 一直沒有正經再找工作
(感謝我生命中的師長朋友等貴人 他們總是會有些小助理工作讓我可以維持生活)
以致於自己也習慣無事的生活
現在又重新再進入職場 就覺得太不習慣那種正常上下班的生活
而且你的資歷完全沒有法子累積 領的永遠就是起薪
大學同學都變成公司主管了 你還是新入門的 這種感覺很.....

如果給我再次選擇 我會覺得 提早進入職場卡位是很重要的
夢想 只對於年輕人有意義 但是為了10年的時光 讓你未來的50年都難過算起來其實是有點可惜的
因為奇蹟不可能發生
所以 我們也不可能轟轟烈烈地因為意外而死去
比較大的可能是到老發現沒工作沒勞保沒健保 一個人貧病交加地死去

像坤德拉說的 獨特 是年輕人特有的一種幻覺 以為真正的生活總是在遠方

Friday, February 27, 2009

Too Good To ....

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在這個不景氣的時代,當大家都想進來,你卻拼命想離開。
太好了以至於不能相信是真的。這個工作,真的是超級輕鬆,輕鬆到自己都不好意思起來。老闆說,因為你能力不足,所以先自己去唸書就好了,不用找他,請假出國也沒關係,反正暫時也幫不上忙。
於是,在完全不需要打卡,不需正常上下班的情形下,一個有工作的人,過著跟沒工作時一樣的沒規律,輕鬆愉快的生活。唯一差別只在於,每個月有一筆錢會進入帳戶,還有勞健保。
連我家人都覺得我好像沒工作,天天想找我出國去玩,或是指揮我做這做那,去高雄或是哪裡。

我想到本雅名的《冬日早晨》,其實現在的生活是我多年以前,千百次許過的願望之一,現在他實現了,但卻不是我能勝任愉快的。壓力大到想離職,雖然是自己給自己的壓力,但真的沒法子。我多麼希望自己可以在文獻裡面發現問題,寫出流暢的文字,但現在還很困難。

Thursday, February 26, 2009

烤箱料理很難用

昨天在家沒事幹,想說把新買的大烤箱拿出來試用一下好了,剛好上週去好市多買了牛排跟魚排等。
翻閱使用說明,突然覺得,烤箱真是超耗電的一種料理器材啊,光是烤個牛排之類的,都要1個小時以上,我用煎的還不到20分鐘。
試用了烤箱烤牛排,因為貪心,明明說是220度,故意給他開到260度,結果厚片牛排(大概有5-6公分吧)裡面還在流血,外面已經焦掉了。不敢吃生的,又放著繼續烤,烤到後來,太乾了,超難吃的。嗚嗚嗚,成本也要400的牛排就這樣被我糟蹋掉了。
現在繼續實驗橄欖油迷迭香烤圓鱈魚,成本一塊也是破百,但是烤箱好像快要起火燃燒了,因為魚排一直流油出來,到處噴,我都可以看到煙跟火星。都沒有酥酥脆脆的感覺,也沒有很乾爽的感覺。
唉,烤箱料理真是很難啊。

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9

旅行團的內幕

賭的存在 並不代表 領隊導遊的專業就不存在
賭的行為 只是因為這個行業太容易入門 也太多人想做
所以削價競爭下出現的不正常現象
根本沒有人喜歡賭 大家都是要出來賺錢的 沒有人想出來賠錢
也有很不貪心 只想賺基本收入就好的 但在大家都賭的情形下
他想在這圈子繼續生存 就不得不參賭了 不然只好退出遊戲

試問 如果成本200的團 賣250才有賺頭 為何一堆旅行社要賣100或50
有人喜歡做賠本生意嗎 還不是有人先想出這種低價促銷
而消費者 又把這種低價促銷當成常態 反而不能接受正常的價格
當世面上0元團費喊的漫天價響 250元團費的 還有那個旅行社願意付 那個旅客願意買
如果消費者都清楚這是不正常的價格 能夠回歸正確的認識
或許 賭的情形就會消失
但是 青菜蘿蔔各有所有 總是有人希望用最低價獲得最大效益
而不是合理的價格與對等的品質 這樣 低價團永遠都有市場在

其次 現在的旅遊合約裡面 都會註明 有幾個購物站 幾個點
購物站越多的 價格通常越便宜 因為有太多人來參賭 分攤團費
這個在合約跟行程裡應該都清清楚楚寫出來 這就是一分錢一分貨
只是有些公司比較會玩弄文字遊戲 也可以把購物站包裝成一個點
簡而言之 行程上有的絕對都會走到 行程上沒有的 也有可能包裝成景點奉送給你

團體行程的存在 是給不想花大腦 想被服務好好的人
想被服務 多了人事服務 成本就會高一點 而不應該是更便宜
如果旅客不能認清真正的成本 永遠只看價格 那麼低價團永遠有市場在
而合理正常的團 反而會被稱為稀有的高價團

我常看到板上有人在徵求行程或機票
給出來的價格真是令人發笑
明明就很精明 已經比價比到網路最低價了 還故意少個幾百來徵求
我敢說 這些徵求者 永遠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回音
因為她們連分別人賺一點的道理都不懂 誰會去裡她們
永遠都希望自己占盡好處的人 其實才是低價團的造就者
參賭的旅行社跟導遊們 只是基於無奈啊

Sunday, February 22, 2009

宋城千古情

非常類似中影文化城的宋城


宋成類似中影文化城,取名宋城,是因為杭州就是南宋的臨安,整個園區依照清明上河圖的景致復原,是一個宋代的古城。裡面的小販等,也都打扮承當時代的人物,還有臨時的露天表演,像是比武招親、拋繡球等等。

宋城千古情,號稱是世界三大名秀之一,雖然是自己封的,不過其實相當具有可看度。舞台比起曼谷SIAM NIRAMIT小了許多,不過一樣具有活動機關,觀眾席可以分開變成一個水池。表演內容包含了發生在杭州跟宋朝的歷史與愛情故事,像是岳飛、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形式包含歌舞、雜技、一點戲曲的身段,主要還是大量運用多媒體與真人實景的結合,營造出磅礡的氣勢。相當具有可看度,舞台上還出現真馬、大砲等等。可惜不像ERA一樣,是採取真人現場演唱與伴奏,而是用音樂片。
聽說蘇州也要見一個類似的主題樂園,到時應該就飾演秦淮名伎們的故事了吧。(似乎應該發生在六朝金粉的南京啊)

Saturday, February 21, 2009

ERA時空之旅─秀一個上海給世界看

中國的人口多,可以忍受訓練的雜技孩子也不少,加拿大的太陽劇團中有許多團員都來自中國。上海的遊客多,表演雜技的劇場也不少,但是沒有一家像era時空之旅這樣具有藝術性的,很多只是在舞台上表演一種種的雜技,每個片段都是獨立分開的,然而era卻像是太陽馬戲團一樣,用主題創起來,這個主題就是中國風。
全長90-100分鐘的表演,還有中場休息10分鐘,把大家想看的雜技都包進去了,跳圈圈,彈跳,平衡,轉盤,軟骨,空中飛布等等,就連太陽劇團因為危險沒有演出的球體飛車也有。直徑3米的圓球中,5-8台的機車在裡邊高速運動著,彼此錯身而過,生死只在一髮間。雜技靠的是真功夫,再多的排練,也不可能完全沒有意外,導演聰明地將意外融入表演中,失敗只會引起觀眾更多期待,一點都不會覺得突兀。音樂是現場伴奏、演唱的,這樣高度成本的演出,在台灣已經很久不見了。

台灣的太陽馬戲團最便宜的戲票都要1800起跳,賣到7200的也有,還是一票難求。而上海的era時空之旅,一張票只要380rmb,旅行團買,一張才600元台幣,只要太陽劇團1/3的票價不到,表演的品質與內容相去不遠,我覺得非常超值。

上海買物

小甜橘,冬天與春天才吃的到的水果


我喜歡吃小甜橘了,小小的,跟台灣的金桔一般大,一斤(500G)賣3-5rmb不等。這種甜橘要選小顆的,因為小顆的沒有子,扒了皮後可以整粒吃,相當甜美。台灣沒有的,江南必吃的小東西。

uniqlo老闆躍居日本第一富有的人,他的低價成衣撤略成功席捲全球,我也愛買uniqlo的衣服,因為顏色多,款式簡單,又便宜。日幣狂升下,我覺得在香港買,反而比日本便宜,因為離產地中國近。其實中國買應該要更便宜的,但是人民幣狂升值後,一樣的定價,在香港買,相當於上海打88折,所以實在買不下手。zara也是一樣的道理,在香港買真的比在中國買便宜,賺在匯率。

上海就是這樣一個城市,富人的天堂,窮人的地域,一百多年前這樣,現在還是這樣。外國人消費的洋貨,永遠就是比較貴一點,starbucks的價格,自然是比台灣還有香港都貴了,麥當勞也跟台灣差不多或是更高了,特價套餐也要16.50rmb,約當90ntd。依照大麥克理論,究竟是台幣被高估了,還是人民幣被低估了?不過倒是發現pual的麵包及蛋糕,上海是比台灣便宜許多的,一條法國長棍,也不過11-17rmb,約當55-75元,去仁愛路圓環的台灣專賣店看看,連半條都買不起。產商的定價策略真是讓人難懂啊。南翔饅頭的小籠包,對於吃過鼎泰豐的人而言,是入不了口的,在中國買還便宜,跟台灣路邊攤的價格差不多,但若是在香港吃,那麼偵會讓人覺得很不值得,因為跟鼎泰豐是差不多了。

Friday, February 20, 2009

1個呆子被15個騙子架來了

我待在巴黎的時候 朋友參加了6萬多的法國行程
其中有一晚住在巴黎 本來說是在市區 後來跑到16區去了
不過還是越過巴黎 去把朋友接出來 帶她們夜游巴黎 順便解說
朋友說 我可以代替她們領隊了 因為那了領隊不會法文
對很多東西也不了解 祇是讓她們自己看看而已
無法帶著她們一邊走 一邊介紹 一邊看

這是6萬多 10天的法國團體行品質
更何況是3萬多的行程的品質

飛巴黎的機票 最便宜的連稅都不只3萬多了
還要包5晚的住宿 交通 吃飯
每個旅客都覺得自己是最聰明的 選到最便宜的行程
卻沒想過 這種一點都不合理的價格是怎樣出來的
難道吃住不用錢嗎 難道交通都不用錢嗎
那麼 這個不合理的價格底下 到底是誰在幫旅客付錢?

這就是所謂的賭啊 導遊或地接社用錢買人頭 賭購物
這都已經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了
你要貪他的免錢住宿與三餐 就要承擔她們給你的購物壓力
難道萍水相逢 素不相識 他沒事幹要幫你出這幾天的住宿費跟三餐費用?

泰國團的2999 江南的3600 連買張機票都不夠
你以為在國外接待你的導遊或旅行社有拿到一毛錢嗎?
你的吃住交通是誰在出錢? 天下掉下來的餡餅嗎? 耶穌的五餅二魚嗎?
是那個傻瓜笨蛋要幫你出錢?
還不就是賭 賭購物 賭自費

這樣的壓力下 低價團 還能夠有品質嗎?

沒有人喜歡這樣的旅遊方式
以前是'一個騙子帶了15個呆瓜來了'
現在是'1個呆子被15個騙子架來了'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最聰明 最會比價 最會選
真的聰明 真的要享受品質 幹嘛不找人幫忙規劃
自己買張機票飛過去 選自己要住的飯店 花錢請當地的一日導遊
何必要貪圖便宜 去讓別人難過 自己也難過?

Saturday, February 14, 2009

無能

今天抱著不好意思的心情,打電話給老闆說要請假。
本來打算不作這個輕鬆的讀書工作了,所以就排了出國,沒想到老師人太好,第一個月沒有辭職成功。
沒想到老師說,反正你現在也不過是自己躲在圖書館讀書,在不在都沒差,你就出國去吧。
雖然很感謝老師的爽快,不過也為自己的無能感到悲哀。
平生最害怕別人對我太好,恩情會無法回報,不知道幾時才能獨當一面研究這個陌生的主題?

Friday, February 13, 2009

新劇と舊劇

飯塚友一郎,新劇と舊劇,東京:岡倉書店,昭和21年

P.136為何支持新劇?
新劇與無產階級同樣反對既存的體制,追求反映真實生活,體現新時代新興階級的生活意識、社會問題等,促使人們思考改善。築地小劇場並非追求官能享受的劇場,而是提供觀眾對世界的正確認識。

P.150新劇的卑俗化。
新劇原本是追求表現真實生活中的各種平淡真實。然而隨著觀者日眾,另有要求迎合大眾化的聲音出現,要做讓群眾覺得有趣的戲劇,高潮起伏、充滿激情,去激起觀眾直接的感情反應,然而這樣就是回歸到充滿浪漫主義的舊劇時代,並非寫實主義的目標。演技的動人之處在於他真實深刻地表現了生活中的問題、碰觸到人性的黑暗面,而非浮誇造作的姿態。

P.170自由主義劇場的批判。
人類高和自由、平等、博愛,一邊享受進步,一邊又建立起各種制度限制住人的自由。故而有打破限制的自由主義出現,然而政治上的自由主義推到極致,就變成無產階級專政。

P.172自然主義的要求。
起自法國安端的自由劇場是一種小劇場運動,要求演劇的自由。
首先是表演型態上,由原本不自然的交揉造作中解放。
其次是要由商業機制中出走,迎接純粹藝術。
第三是要求政治自由,反對檢察制度。

P.175藝術自有其社會功能,不能放讓商業掛帥來決定。新劇運動要求的脫離金碧輝煌、陀離現實的社交圈的商業劇場,回歸簡樸、純粹的藝術劇場。新劇大多是面對少數菁英演出高文學水準作品,不夠通俗,因此經營困難。經濟上的自由無法不與資本主義掛勾,要維持運作就需要有商業行為,因此必然陷入商業邏輯中。

P.177為藝術而藝術,讓藝術的歸藝術。從政治、道德、法律的干涉中解放,不受檢查制度的制約。

P.179不能完全放任自由主義發展,應該要適度地管制,是為制約主義。

P.200大都市集中資源,演出也像都市集中,以至於地方缺乏演出,成為文化荒漠。應該要舉辦各種社交活動凝聚地方向心力。第一次大戰後的歐美國即有地方素人演出或是農村劇場運動。日本的素人演劇從大正末、明治初開始,有不少左翼分子餐與期間。

P.206廣播放送的國民演劇是一個異數,可以同時對上百萬進行演出,然而他缺乏視覺,並且沒有與觀眾的互動。

築地小劇場つきじ しょうげきじょう

築地小劇場是土方与志與小山內薰,於1924年6月創立的日本第一個擁有專門劇場的新劇劇團,築地小劇場同時也是劇場的附屬劇團。劇場大小約100坪,可同時容納400-500位觀眾,具有電器照明、佈景等現代劇場技術的舞台。
築地小劇場的設立,是在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聽到新聞後,正在德國學習戲劇的土方匆匆回到日本,在一片狼籍中,費資30萬日圓(換算2007年幣值大約7億日圓)建立起築地小劇場,用戲劇爲日本復興。
1928年正當盛年的小山內薰因為心臟病驟逝,築地小劇場因為理念不同分兩派,土方出走於1929年與無產階級聯盟普羅特(プロレタリア)結合、另創走左派社會主義路線的新築地劇團,強調為無產階級的大眾演劇。
藝術至上主義者認為,要提升文化向上,藝術必須要高深,不能媚俗從眾。然而無產階級演劇者以為,藝術不該曲高和寡,無法被大眾擁抱的藝術根本就等同死了一樣。優秀的劇場工作者僅是個人的提升,不是整體文化的提升,要透過教育觀眾,始知具有審美能力,才能讓整個社會的文化向上提升。(志馬陸平〈青年と台灣一〉《台灣時報》1936.2.P.73-75)
原本殘留的社員,強調藝術至上的自由主義者(指自由劇場主義,即強調非商業的劇場藝術實驗),於1930年解散築地小劇場,另組新東京劇團。1940年劇場強制改名為國民劇場,新築地劇團也因為團員的左派思想被檢舉與逮捕而解散,劇院則於1945年毀於空襲中。
由於時代精神的轉向,左翼演劇成為新劇主流,又因為當局的鎮壓與國家主義的興起而萎縮,讓位給宣傳性劇團。

台灣新劇

新劇一詞在台灣戲劇史上的使用非常混亂,自然同日本一樣,是指不同於之前已經存在的戲劇類型而言。新劇可以是文明戲,改良戲,皇民劇、青年劇等等,各種不同的代稱。
根據呂訴上的台灣新劇史(蒐錄於台灣電影戲劇史一書中),台灣的新劇受日本與中國兩方面的影響。日本方面,台灣最早有新劇是1911.7的日本歌舞伎新派劇的川上音二郎於昭日座演出,後來1914年又有從坪內逍遙的文藝協會中解散出來的松井須磨子帶領的藝術座來台演出。1911年川上離開後,朝日座主人高松豐次郎延請其弟子高野氏留下指導台灣演員,成立台灣同仁社正劇團,專作改良戲演出,呂訴上說此團兩年後解散,成員另成立寶來團。然而據徐亞湘考證此團於1919年尚有演出紀錄(〈台灣正劇好況〉《台灣日日新報》總號74,1919.7.25)。留日學生成立劇團,以1925年張文環主導的草屯炎峰清年演劇團最早,後來的民峰劇團,則是張維賢赴日留學兩年後歸台加入的。
中國方面的影響,則遲到1921.6.10,上海文明戲班民興社來台演出,促成台灣民興社成立,後有台南黎明劇團。自中國大陸返台的留學生,主要是受廈門通俗教育社影響的廈門幫,促成1924年的星光演劇研究會,1925年的鼎新社成立。
台灣人第一次演出新劇的紀錄,為五四運動發生之1919年,東京台灣留學生在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館演出的《金色夜叉》與《盜瓜賊》兩劇,參與演出者為張深切、張暮年,張芳洲,吳三連、黃周等,時任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館理事的馬柏援給予眾人舞台化妝方面的協助,另外還有歐陽某、田某(呂訴上紀錄為田漢、歐陽予倩,時田漢確實在東京求學,歐陽予倩雖然返國,但據其回憶錄〈自我演劇以來〉1919年夏天確實到訪日本)。
台灣之業餘新劇團多半受文協資助,但星光演劇協會則是完全獨立於之外的,雖然在張維賢的帶領下充滿無政府主義色彩。
台灣新劇的高峰,咸認為是由日本返台之張維賢領導的民峰劇團。1933年的公演以及1934年的新劇祭,台灣人的民峰演出壓倒日本人劇團,為全台灣新劇的高峰,其舞台技術予戲劇概念甚至超越中國本地數十年,其後,民峰領導者張維咸認為環境並不是合演劇,因此遁走大陸。
隨著日本同化政策的開展,開始進入傳統藝人所稱“禁鼓樂”時期,傳統劇團無法演出,紛紛改名新劇團,改穿現代衣服、不使用鑼鼓改唱流行歌曲、演出當代故事,然而其實只是躲避當局的權宜之策,往往沒有劇本審查時依然照演舊戲,警察審查時才又改演(林正盛的天馬茶房中有類似的劇情)。此時的新劇團,其實只是各種傳統戲曲的改良劇團(藝人李天祿可以用日語演唱京劇曲牌),並不是話劇,造就歌子戲中的胡撇子戲興起:時代劇情人物都大混戰。此時也當然也有類似話劇的新劇演出,像是青年挺身隊的皇民劇,或是厚生演劇研究會等業餘素人的演出。

新劇しんげき

新劇,是東方戲劇史上的專有名詞。指與傳統戲曲不同的西方戲劇,對於東方觀眾而言是一個全新的審美領域,因此才會有相對於既有舊存的戲曲的新劇一詞。
在日本,所謂的新劇,指稱的源自西方的當代戲劇,大多翻譯演出,不同於在歌舞伎傳統上改良的新派劇。

河竹繁俊的日本演劇全史(東京:岩波書店,1964)指出,1909年可以視為新劇的開始,是年,小山內薰與歌舞伎二代世川左團次組成自由劇場(1909-1919,共9回公演,團名同法國安端‧安東尼成立之、走自然主義之風的自由劇場,小山內薰目標是讓演員表演的如同一般人地自然─役者を素人にすること.),同年,將莎士比亞引入日本的文豪坪內逍遙的文藝協會亦成立演劇研究所,希望用兩年的時間培養全能的劇場人,而非只是演員而已。他的目標是讓外行人也能作演員的事(素人を役者にすること.)。
河竹將新劇史簡單分為築地小劇場之前與之後兩個時期。之前是以文藝協會與自由劇場為中心,代表人物是坪內逍遙跟小山內薰。之後則是以築地小劇場系及左翼劇團為主,代表人物是小山內薰與土方与志。如此分類,河竹氏似乎認為小山內薰是追求藝術至上的浪漫派信徒,而跟強調表現觀念與無產階級演劇的土方不同。
1924年6月築地小劇場成立,演出海戰、海鷗、休假日三劇,伴隨著東京大地震,與過去的改良舊劇告別,正式宣告新劇的誕生。這時的新劇,多半是使用西方的翻譯劇本。築地小劇場共公演84回,於小山內死後分裂。

福田恆存的演劇入門(東京:玉川大學出版部,1981)將日本新劇分成七期。但基本概念都是相同的,同樣以明治末年、大正初年為發軔,稱為試作期,這時基本上還是以改良的觀點出發。大正至關東大地震間稱為商業化時期,此時期出現許多新劇劇團,以粗糙的翻譯、販賣西洋的風土民情為號召,並不追求演劇的藝術性。第三期則是俗稱的前築地小劇場時期,直到小山內死亡。第四期為昭和4-8年的左翼演劇時期,即後築地小劇場時期。第五期昭和9-15年的藝術主義時期。稍後的戰中停滯期以及戰後到現代。他指出日本新劇受德國戲劇影響很大,小山內薰與土方與志都在德國學習戲劇,開頭時主要是自然主義,後來轉向表現主義,從對演劇藝術性的要求,專變為強調主題與觀念的傳達。

水木京太的新劇通(東京:三省堂,昭和4年)認為日本的新劇主流是易卜生流派,一種面向現實、與生活產生關係的戲劇,他指出,雖然是翻譯劇本,但是因為時代的進步精神是相通的,所以即便非日本劇情也能引起廣大共鳴,這是因為近代人的世界性。新劇是在這種時代氛圍下,於法國自由劇場、德國自由舞台經過二十年後才傳入日本的寫實主義運動。先鋒是坪內逍遙,其次是自由劇場(雖然文藝協會晚自由劇場三個月成立,然而坪內逍遙已經是當代的戲劇大師,對於推廣莎劇不留餘力),也是從自由劇場起,日本劇場才有舞台監督的概念(導演制)。而築地小劇場,是第一座有固定劇場、並且以小劇場為名的實驗戲劇團體,其半圓形的劇場建築有完善的燈光設備。他指出許多新劇都因為沒錢而結束,民眾劇場與小劇場運動結合的趨勢,以及新劇運動開始二十年後,終於累積許多日本劇作家的作品,大多是當時盛行的獨幕劇。獨幕劇結構小巧、篇幅短、人物少、情節簡單、無須換幕換景,具有集中表現主題與高潮衝突的效果,因此不論中西日都有許多創作。

Thursday, February 12, 2009

STUDY HARD


晚上從總圖出來,一個人走在椰林大道上,涼風吹來,突然很想有個人說說話。
很久沒有那麼努力用功了,就連自己的事情,也都是三拖四摧地隨便做做,對於別人的事情道是比較認真,以前算命的說我不適合當老闆,比較適合當秘書或參謀,大概是這樣吧。
賭氣,怕丟臉,所以對於別人交待的事情更要加倍去作,感覺像是回到學生時代,甚至比學生時代更用功,而且隨著年紀增長,現在找起資料來也比較得心應手,時間變得更有效率了,即便如此,要進入一個全然陌生的領域,還是很累人。
這些天把mp3翻出來,因為每天都要出門通車,耳邊聽的又是我的小王子。很多喜愛馬天宇的人,都是喜歡他的單純,我也不例外,所以比起後來的專輯,更喜歡未經琢磨時、他在比賽場上的音頻:「認真地去生活、燦爛地微笑。」

2009年馬天宇的新曲夜上海即將發行,同時出演痞子蔡小說改編的電影《夜玫瑰》,請大家多多支持。
(不過台灣買不到他的cd,也看不到他的電影,不知該怎樣支持?)

中國左翼戲劇與日本

中國話劇的起源與日本脫不了關係。即便在反對日本與帝國主義的五四運動後,中日戲劇間的交流依然沒有斷過,兩者間的交流,主要見於為無產階級演劇的左翼戲劇。
五四運動後,除原本留日的一派新劇工作者外,留美留歐的胡適、洪深等人,亦開始關注戲劇的教化功能,主張戲劇改良,由文學出發創作劇本,高新劇地位、脫離幕表、嚴格排演。然而主要的戲劇工作者,歐陽予倩、夏衍、田漢等人,依然大多是留日學生,沈西苓等人還是在五四後才前往日本、並且於築地小劇場內學習。
由小山內薰與土方与志聯合領軍的築地小劇場,充滿理想色彩,本身具有一點無產階級意味。分裂後的新築地劇團是如同新協劇團的左翼劇團,一直從是無產階級戲劇的理想,直到1940年才因為政治壓迫而解散。
即便在日本侵略加劇的時代,日本依然是中國西化的一個窗口,民間交流並未中斷過,中國與日本左翼青年同樣反對專制的帝國主義,將兩造結合起來,對抗專制的法西斯政權,因此受到當權政府的打壓。
上海藝術劇社成立於1930年,是第一個大打無產階級戲劇的劇團,四個月後的第二次公演就被迫關閉。上海藝術劇社的主要成員,大多來自留日學生創造社與太陽社,也有早期的歐陽予倩、田漢等人加入。後來同樣的成員組成左翼戲劇聯盟,可見日本戲劇圈對中國話劇界的影響,而當時日本劇場也是一片左翼戲劇的風潮,即便不強調無產階級,也強調對普羅大眾進行演戲。
創造社成立於1921年,迄1929年關閉為止,主要工作在於鼓吹革命文學運動,五四運動後開始專注社會問題的揭露。此時翻譯的劇本,許多還是透過日文轉譯,而且是日本左翼團體演出後發現效果良好,容易被東方觀眾接受者,才進行引介。

自由劇場

松居桃樓,市川團次郎,東京:武藏書局,昭和17年
從少年時代就認識的兩人,當世川由歐洲見習歸來、小山內由大學畢業後,兩人就想進行戲劇的改革。明治42年2月,小山內薰與二世市川團次郎共組自由劇場,這是類似演劇研究會的業餘團體,注重新式戲劇的實驗與演出。
是年11月27日第一回公演,森鷗外翻譯之作品。是年市川30歲,小山內29歲。第二回公演後,自由劇場的年度公演已經成為日本文藝界的大事,引起後續許多新劇團的成立與追隨,日本新劇開始進入商業化發展的時期。
劇團名稱最初希望是取英國的獨立劇場,或是無形劇場,最後定名為自由劇場。不管是法國自由劇場、德國自由舞台或是英國獨立劇場,都可以看出初期小山內意欲突破傳統戲劇的現狀、進行改革的企圖。
(岡田八千子,年輕時代的小山內薰,東京:日本圖書センター,1987)
明治43年3月27日文藝協會的大久保演劇研究會試演坪內逍遙翻譯的哈姆雷特與威尼斯商人。4月29日中村吉藏成立新社會劇團,專門專注社會問題劇的演出。
明治44年5月20日起一周,文藝協會在帝國劇場演出坪內逍遙翻譯的全本哈姆雷特。9月22-23日,島村抱月翻譯的玩偶之家,把松井須磨子一舉推上女演員頂峰。

松居桃樓在《銀の御盾:青少年への腳本》中的作者言葉中指出,青年劇起自國民詩,而後成為詩劇,並進一步變成純演劇。透過優美抑揚頓挫的文字可以激起內心深處的熱情。

小山內薰認為自己開始認真當個劇作家的感覺,要從1920年(大正十年)發表的《第一の世界》開始,其他之前的他都不認為是正經的劇作,也是從這年起,作品重心由小說開始轉向戲劇。此劇由土方與志及世川左團次於帝國劇場公演。

小山內薰,演出者の手記,東京:洸林堂,昭和16年
P.183 似乎沒有人注意到歌舞伎改革對今日民眾戲劇的關係啊。
P.218 期待一個新劇劇本創作的時代來臨。

森鷗外的早期作品都是改編戲曲,第一個話劇作品為假面。

法國自由劇場被視為是當代小劇場運動的起源,也是古典浪漫派轉向寫實自然主義的轉折。
德國自由舞台為自然主義戲劇提供實驗舞台。英國的獨立劇場也是戲劇實驗之舞台。

wears

「我有一點錢,倒也是真的,不過我是個藝術家啊,衣裳打扮就得叫我傾家蕩產。」
──安頓‧契訶夫,《海鷗》,第三幕

去年的工作,理論上應該賺了不少,但是卻還是覺得很窮困。暑假兩個月應該賺了有20萬吧?但是卻連個影子都沒看見。後來想想,發現錢都花在衣衫打扮上面了。
光是去年夏天,就買了10件以上的外套,10件以上的牛仔褲,短袖tee shirt跟polo shirt超過50件,鞋子也買了好多雙(FLY CAT ROCKPORT 連上班用的西裝鞋都買了,一年穿不到一次....),香水買了五六瓶,還三瓶沒有開過,其他內衣褲襪子不計其數....,真是一邊出國、一邊亂買。
(想到我D&G的太陽眼鏡忘在曼谷還沒時間回去拿說....。)
今年春天,雖然沒工作,還是買了一堆衣服。今天,終於把春天買的衣服都穿過一輪了(去年秋天買的還有好幾件沒穿過,估計也可以穿了,天氣很好),春天買了5件A&F的運動風外套,一件A&F的厚針織毛衣外套(一件要要價350usd),三件100%CASHMERE的毛衣(一件要200usd),三件v neck針織衫。另外,還買了中國風的短皮衣外套,大圍巾,雙色絲巾,滑雪耳罩,等等的配件。
我買了這麼多可以讓人看見的東西,結果,卻沒錢買可以讓自己使用的東西,mp3因為太久沒用,居然電池液外流壞掉了。充電電池也不能用了,就連充電氣等都壞了,想買台新的mp3卻左思右酌下不了手,我穿在身上的東西大方,對用的卻不大方,心態真是奇妙。

Wednesday, February 11, 2009

工作一直來

跨年的時候跟四面神求了幾個願望,不過其中一個已經破功了,但或許是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實現也說不一定。
我是很貪心的人,也是靜不下來的人,總是希望一次可以同時做好多件事。
現在讀書的助理外,還有再弄日租房,同時也跟旅行社保持聯絡,不單帶團,自己也開始接機票跟組團,然後,另外一個老師剛剛又要給我一個兼職的助理的缺,接下來還要參予兩個研究計畫。
所以現在等於是一次作六件事以上,雖然收入不多,但是感覺上忙得很充實,比之前悶在家裡好,不過,似乎有點忙過頭了。
還是快把其中一個工作辭了吧。

日本新劇與中國話劇

中國人第一次的話劇演出,是1907年李叔同等留日學生於東京的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館演出的《茶花女》選段(第三幕),此時期的演出,雖然採取話劇對白與寫實的服裝背景,但依然受到傳統戲曲的形制影響,保留乾旦。周慧玲在《表演中國》中指出,這些前衛的劇場工作者並非熱烈的婦運解放運動者,相反的,還相當恐懼女演員會搶走他們的風采,意有所指地點出這些劇場前輩的變性(跨性)慾望。春柳社由曾孝谷與李息霜一起創立,有南歐北梅(梅蘭芳)稱號的京劇話劇兩棲演員歐陽予倩,於看完茶花女演出後,為了要與李叔同爭奪乾旦演出,多方打聽、拜託而加入。然而提升整體春柳社文學水平的卻是年少的陸鏡若,他還組成新劇同志社,以推廣新劇藝術為任,翻譯創作諸多劇本,可惜於1915年英年早逝。
春柳社的第一次的全本話劇演出是改編的《黑奴籲天錄》。後來又陸續公演了《生相憐》、《鳴不平》、《熱淚》等改編作品,後來因為參予演出者多為留學生,為恐清停收回支助,春柳社在日本的演劇活動遂告停擺。
(中國的乾旦風氣,直到1923留美的洪深於戲劇協會演出時,故意安排男女同演的終身大事(胡適)跟全男性的潑婦(歐陽予倩)作品同台並演,觀眾因為對比產生不自然感發笑,從此終結話劇中的男旦。洪深是中國當代話劇運動的大將,1924年他導演的《溫夫人的扇子》被認為是中國戲劇史上導演制的開始,1928年他並提出以話劇取代新劇一詞。)
受春柳社影響,1907年,王鐘聲於上海成立了春陽社,假上海蘭心大劇院演出《黑奴籲天錄》,然而走的卻是接近日本新派劇的改良戲曲路線,採用現代服裝、寫實佈景與時事新聞,然而還是採取傳統戲曲的演唱與文武場等。此時的演出因為西化,被稱為新劇,是文明戲,表示進步的象徵,只是後來文明戲越來越偏向通俗劇的灑狗血即興演出,才逐漸變成不好的代名詞(五四時人認為文明戲的兩大缺點:一無腳本、全劇幕表,二不嚴格排練、胡亂敷衍;因此後來的話劇格外注重劇本創作與排練)。1910年任天知成立進化團,為中國第一個職業的文明戲班。
文明戲般的大盛是在1914-16兩年間,鄭正秋的新民社是年辦六大文明戲班合演,一時萬人空巷,傳為美談,後來分化出民鳴社,發行第一本文明戲刊物《新劇雜誌》。此時期的文明戲並未有嚴格的文學劇本,大多採取幕表制演出:僅有大約的故事梗概、細節由演員自行發揮、填補空白,因為演員多不加排練即上場演出,有時又注重個人炫技,讓文明新戲流於浮濫粗糙,逐漸失去觀眾。
相對於上海以日本文化為中心的文明戲班,北方的南開直接移植歐美全套戲劇,甚至用英文演出話劇《醒》,讓人們認識到新劇的教化功能以及劇本創作的重要性。這是中國早期話劇的另外一支脈絡。
馬森在《西潮下的中國戲劇》中指出,中國與台灣早期接受西方的戲劇理論,都是透過日本為管道,這是第一次西潮,二次西潮則是五四運動後,強調破除傳統、全面西化,直接由西方吸取經驗。馬森的論點可能過分高估留歐留美學生的影響力,也過分低估在反日精神下,其實日本與中國的左派勢力依然有頻繁密切的交流,只是這些資料在右翼政權主導下不易看見,但是不能否定其影響。田漢的南國社是仿造築地小劇場形制成立的,後來組成上海文藝劇社的創造社與太陽社都是留日學生,而上海藝術劇社也走日本左翼劇場的傳統。其實領導中國劇運的一票人物,不管是早期的歐陽予倩、後來的郭沫若、田漢、巴金都是留學日本,鼓吹愛美的戲劇的陳大悲也有日本見習經驗、夏衍翻譯日本作家菊池寬等人的作品、與夏衍共組藝術劇社的沈西苓於1924到1928年間均於築地小劇場學習美工,就連曹禺也因為傾慕日本劇場之興盛在1929年赴日旅遊時,特地與同學孫浩然前往築地小劇場觀賞《好望號》演出....,諸多史料顯示即便在五四運動後十年,中國話劇還是非常推崇日本戲劇經驗,就連引薦西方劇作,往往也是透過日文轉譯而來。而一些在中國因為政治因素無法上演的劇作,像是《雷雨》,便是1935年4月27-29日由桂鎮南(杜宣)等人於東京上演。在打壓言論的中國外,東京成為劇場人的避風港,1936成立中華戲劇協會,1937年成立中國留日劇人協會。
目前學界普扁認為,1921年民眾劇社成立,才真正開啟中國的話劇,然而此劇社的重要性在於教育宣傳上,而非實際演出。同年戲劇協會成立,歷時12年演出16回,是影響最大存在最久的話劇團體。終結文明戲的另外一個重要功臣便是學習日本素人演劇、鼓吹愛美的戲劇(Amateur業餘的)的陳大悲,他在北京成立北京實驗劇社、將學校的業餘演劇集合起來,變成常態團體,以素人演劇號召,使戲劇脫離媚俗的通俗情節(愛美的戲劇最初由汪優游提出,但卻是由曾赴日見習的陳大悲將之發揚光大)。也是在五四之後,話劇才開始逐步進入文學之林,之前採取幕表演出,並未留下充滿文學價值的劇本,標誌著中國戲劇由演員中心走向劇本中心的時代,一改文明戲步上19世紀法國劇場明星制度的惡習。曹禺的《雷雨》與《日出》在日本的演出,甚至引起日本新劇界的反省,指出日本與其不斷拙劣地翻譯西方劇本,還不如採用中國的話劇劇本演出效果更佳。
早期新劇受浪漫派戲劇、莎劇、王爾德影響較多,故事多奇情曲折。五四後新文學運動的參予者,即便如傅斯年自稱不懂戲劇者,亦十分關心戲劇之演出,他們認為戲劇具有教化與改造社會的功能。傳統戲劇遠離現實生活,知識份子們主張反映生活現實的戲劇,引進易普生(IBSEN)為主的寫實戲劇,創作劇本多以社會問題劇為主,注重表現生活的真實面貌。日本新劇也是以關切現實社會問題的易卜生派為主,加上當時大多的翻譯劇本,其實多是由日文轉譯而來,可見日本新劇對中國話劇運動的影響重大。這時的戲劇開始漸漸脫離早期只是當成小說改編的幕表制,開始充滿文學氣息、注重細節的描寫與嚴格的排演。新劇改良運動提出以話劇取代原來的新劇、文明戲之名稱,嚴格要求興趣與排演,務使話劇能夠脫離沉窠,表現新氣。因此才會有人以為1921年起,中國才有真正的話劇出現,因為才開始學習完整嚴格的全套西方劇場實務。
1929年成立的上海藝術劇社,其中許多成員來自留日的創造社、太陽社,繼承日本左翼劇場傳統,強調戲劇的革命文學之路,上海藝術劇社發刊的《藝術》第一期的〈日本戲劇界的最近概觀〉一文,就介紹無產階級戲劇之路。該劇社的成員一直與1940年解散的日本左翼團體新協劇團與新築地劇團關係密切,並翻譯《犧牲》在內的許多日本戲劇家作品。

馬伯援

馬伯援,1884年生長沙人,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系畢業,曾參加同盟會.1915年參與南京臨時政府,赴美留學,後得罪軍閥逃往上海.1918年底赴日就任中華留日基督教青年會幹事,
1921.5.19/12.04-7王敏川等百人於中國基督教青年會館舉辦台灣青年總會.
1922.1.7.台灣青年主催演劇會.共400名參與.

五四運動與台灣新劇

台灣新劇演出之始,現認為是1911年日本新演劇派之祖川上音二郎於台北朝日座演出,後劇院老闆高松豐次郎延請川上弟子高野氏進行訓練、招收台灣演員組成台灣同仁社改良正劇團,徐亞湘指出此劇團迄1919年仍有演出(〈台灣正劇好況〉,《台灣日日新報》,1919.7.25),並非如呂訴上所言不久即告解散。演出無腳本,採幕表制,沿用日本歌舞伎器樂伴奏。相當類似中國之改良文明戲,與後來所稱新劇不同。

中山侑的〈新劇と青年劇〉《青年演劇運動》指出,之所以稱為新劇,是因為形式與內容都不同於日領前即存在的台灣戲劇,故而名之,內容多是現代人的風土民情,舞台布景與演技都偏向寫實派。(昭和18年: 166-67)

台灣的中國的文明戲演出,則遲到1921年6月10日起上海民興社受邀來台演出兩個月才正是進入台灣。學界普遍認為,此時期中國文明戲已是強弩之末,兼知考證演出劇目,可知演出內容龐雜,非單為改良新戲。
邱坤良指出,台灣改良戲受中國文明戲影響,而中國當代話劇之始,則深受日本新派戲劇影響(邱1992: 305),中國東京留學生李叔同、曾孝谷、歐陽予倩等組成春柳社1907於東京演出《茶花女》、《黑奴籲天錄》,是為濫觴,後來留日學生王鐘聲返回上海創立春陽社,即以分募方式演出《黑奴籲天錄》,目為中國文明戲之始。

講求科學民主的五四運動發生於1919年,是年,東京台灣留學生會,張基年,張藝洲、吳三連、張深切、黃周等,於中華青年會館演出《金色夜叉》、《盜瓜賊》兩劇,得歐陽予倩,田漢,馬伯援之協助進行化妝。這是台灣東京留學生與中國學生的互動。(楊渡1994: 51-52)
(張深切,《里程碑─黑色的太陽》,台中:聖工,1971,116-17)
據馬森(兩次西潮下的中國戲劇,台北:書林,1994)考察應該有誤,比對張深切全集<金色夜叉>一文,發文章深切原作田某,歐陽某,馬伯援,應為呂訴上誤植.然而馬森仍肯定田漢應該有參與.
另外劇林克歡《消費時代的戲劇》(書林2001: 73)考證,歐陽予倩的〈自我演戲以來〉(上海文藝1990: 84)曾表示自己在1919年夏天到過日本.
台灣新劇發源,楊渡指出分為兩個方面,第一,移植大陸與日本之經驗;第二,來自文化協會有意倡導提升。
張深切留日後轉赴大陸,與左派分子往來密切,回台後於1926年成立炎峰青年演劇團,透過演據以推展文化運動。
1930組成台灣演劇研究會,1934和巫永福、賴明宏組成台灣文藝聯盟。

據張維賢的《我的演劇回憶》指出,大陸的話劇完全不能與台灣日本相比,毫無值得研究之處,依然落後數十年。

台灣新劇團創立之始,據耐霜指出,以廈門留學生為主,雜以少數日本留學生。1923年彰化鼎新社成立,成員為受廈門通俗教育社影響的陳崁;潘爐、謝樹元等為中心,公演《良心的戀愛》。次年又與留日學生合作演出《回家之後》、《金色夜叉》、《父歸》,1924-1925年間巡演全台。1924年冬,新光演劇研究會排演《終身大事》(胡適作,原文誤植為田漢),1925年10月假新舞臺正式演出,是北部新劇第一次公演。耐霜又言,台灣的"純"新劇活動(在此之前的新劇演出大多參雜笑劇等演出),始於日人1923年鐵道飯店演藝場公演《光之門》(據王一剛〈台北日人的新劇運動〉, 應該是大正14年,1925,蠟人座之演出,邱坤良則認為是獵人座,邱1992: 289,並指出尚演出鯨一劇),台灣團體的第一次則是1933年民烽劇團於永樂作演出。1934年又有日台合作台灣演劇協會(據王一剛文,應為台北劇團協會)之演劇祭,共演於榮座。(耐霜,〈台灣新劇運動述略〉,《台北文物》,第3卷,第2號,83-85)

台灣作家的日本劇場經驗

台灣作家的日本劇場經驗

  台灣有新派劇演出,目前認為最早為1911年日本新派劇之始祖川上音二郎來台公演,其次為1914年藝術座由松井須磨子領軍於朝日座演出,然而這都是日人之演出,而非台灣人之演出。朝日座主人高松豐次郎曾延請川上弟子高野氏代為指導演出,成立台灣同仁社改良正劇團,然而此種日本新派劇的改良,雖然開始使用時事等貼近本地人的戲劇主題,但因為參與演出者多為流氓,因此並未起重視。

史料上可見的第一次純台灣人演出的新派劇 ,應該是五四運動發生的1919年,東京台灣留學生為紀念高砂寮成立 ,於中華會館義演的《金色夜叉》與《盜瓜賊》。留學生包含張深切、張暮年、張芳洲、吳三連、黃周等,並曾得中國學生田某、歐陽某與馬伯援協助化妝舞台 。參予演出的學生,回台後多繼續推動戲劇,如張深切於1926年組成民峰劇團、1930年並成立台灣演劇研究會。於留學生的日本劇場經驗,對台灣的新劇產生很大的影響。

  除上述幾位參與1919年之演出者外,後繼者尚有就讀明治大學期間經常出入各種劇場的巫永福;1929年赴日學習,1932年加入築地小劇場,並且曾參新協劇團與韓國左派三一劇團演出之吳坤煌;1930年及1932兩次赴日學習全方面的劇場技術與音樂律動法(達達魯庫羅茲)的台灣新劇第一人張維賢;於日本出生長大與求學的周金波參加1937年創立劇團文學座;1939起於東寶、NHK、常盤座演唱的呂泉生;1940-1942於寶塚演出的台灣第一才子呂赫若;以及第一個登上日本劇壇的台灣劇作家林摶秋……等等。這些台灣留學生,回台後成立許多演劇研究會或是劇團,繼續推動新劇。
  

黃愛華《中國早期話劇與日本》(長沙:岳鹿書社,2001)指出,從歌舞伎改良的新派劇不同於已西方寫實劇為基礎的新劇,然而對於當時的李叔同、歐陽予倩等人而言,或許還無法區別其中的細微差異,黃愛華認為當時的留學生受新派劇影響較深,因此後來中國興起的春楊社或是進化團等,才會發展成通俗劇形式的文明戲。筆者以為早期台灣留學生與中國留學生的接受程度應該相同,《金色夜叉》其實新派劇劇本。因此,張維賢在〈我的演劇回憶〉中才會認為1934年民峰劇團的演出是「台灣第一次純新劇演出」,此處的純新劇,或許可以理解為話劇。如果認同新劇等於話劇的觀點,那麼台灣新劇受中國影響微乎其微,因為張維賢前往大陸考察時即發現,中國新劇落後台灣日本數十年,仍然是粗糙的文明改良戲。賴戶宏的《中國話劇成立史研究》(東京:東方書局,2005)認為1917年後中國話劇就進入變質衰退期。張維賢看到的即是此一時期的中國話劇/文明戲。

1910年代,台灣日領時期,赴日留學者眾多,台灣總督府為方便控制,於1912年9月設立高砂寮,作為台灣留學生的住所,1915年約300人,1919年已破千人,1922年更激增到2400人。留學者眾的原因,係因為殖民政府並未在台灣設立藝術、音樂、醫學等高等專門校,以致於欲深造者不得不赴日。高砂寮因為收費便宜,吸引許多家境並不富裕的台灣學生前往住宿,雖然有舍監監視,然而因為聚集眾多精英份子,使高砂寮成為學生運動之搖籃,台灣文藝聯盟、《フォルモサ》的創辦都在此地開展。1923年高砂寮毀於關東大地震,1925年4月重建完成。

本處據張深切〈金色夜叉〉一文,呂訴上之《中國電影戲劇史》則直指兩人為田漢、歐陽予倩。馬森於《西潮下的中國戲劇》(台北:書林, 1994)考證認為歐陽予倩當時並不在日本,然而田漢應該可信。林克歡的《消費時代的戲劇》(台北:書林, 2007)引用歐陽予倩〈自我演劇以來〉,指出1919年夏天歐陽予倩確實在日本。

台灣作家的日本經驗

張維賢
1928年冬赴東京築地小劇場見學各科,將近2年時間,期間也前往早稻田大學之坪內逍遙演劇圖書館。迄1930夏天因與母親的約定回台。
1933年初再次赴日東京舞蹈學院院,學習達達魯庫羅茲(鋼琴伴奏的自然身體律動),半年後回台。
(張維賢,〈我的演劇回憶〉,《台北文物》,第3卷,第2號,105-13)
巫永福
明治大學文藝科(1932-1935)期間,曾觀看傳統歌舞伎之《忠臣藏》,築地小劇場之《父歸》作品。(2003:58-)
(巫永福,我的風霜歲月,台北:望春風,2003)
與吳坤煌,蘇維雄等參加台灣藝術研究會,發行福爾摩沙雜誌.1943組厚生.
吳坤煌
1929赴日,1932加入築地小劇場
昭和1933年2月25-26日於東京與韓國三一劇場合作演出,《出草智》、《搗杆手》、《霧社之月》
左派,融入台灣民謠的小劇場演出.1936返台.1943厚生.
張文環
1927赴日,1933參加台灣藝術研究會,發行福爾摩沙雜誌.1938返台.1943組厚生.
呂赫若
曾赴日2年(1940-42),於寶塚從事合唱工作,一編寫作小說劇本.返台後加入厚生.
周金波
日本出生1923地震後回台,1933赴日讀書,參加劇團文學座.1941回台.發表作品於文藝台灣.
王白淵
1923起赴日,1932參加台灣藝術研究會,1933赴上海,1937因左派思想在上海被補押解回台.
吳天賞
1932赴東京,1937返台,參與台灣文藝,福爾摩沙刊物.
張深切
1917起於日本學習,高砂寮.1923返台,1926年組民峰劇團.1930成立台灣演劇研究會.1934組台灣文藝聯盟.
吳三連
1919起於日本學習,1932返台.高砂寮
張暮年
1919-1928返台.醫生.
張芳洲
返台後與呂訴上合作.
劉捷
1928-1932赴日.
呂泉生
1935赴日,1939起於東京常盤座,東寶,nhk等演唱.1942返台.1943加入厚生.
林傳秋
1938赴日求學,畢業於明治大學政治經濟科,後成為新宿座紅磨坊文藝部成員,任編劇與導演。同時還為淺草的大眾劇團編劇導演。
1943年1月,因為劇作《陣頭指揮》涉及政治思想,匆促離日回台。

Sunday, February 08, 2009

お仕事

最近,找到工作了,不過,做了第一天卻萌生退意。
如果早五年、十年找到這個工作,我會很珍惜,因為這是所有研究生夢寐以求的工作,不需上班打卡,每天自己去圖書館讀書,交一篇報告跟老師討論,等於是花錢讓你去唸書,一個月實領三萬五,還有勞健保,比當學生還輕鬆。如果想去學校旁聽、上課、繼續進修,時間都很自由。
不過,我發現自己真的沒有受過嚴格的研究方法訓練,對於怎樣做研究完全沒有idea,而且需要閱讀大量的非漢文資料,也是相當花費腦力的。更重要的是,很怕耽誤到老師的研究計畫進行,與其未來把人家的東西搞砸了,不如自己先離開比較好。
不過,在提離職之前,還是先想法子,把第一篇文章交出去吧。

Wednesday, February 04, 2009

買機票的流程

http://www.abacus.com.tw/show.do

這是全球訂位系統的網站,雖然不能訂票,但是可以看到目前各家航空公司、各條航線、各種艙等的即時狀態。旅行社用的定位系統也是同樣一套,所以不會被唬弄。

我習慣直接打電話給航空公司的訂位組,先透過航空公司訂一個最便宜的艙等,然後出發前,才去找家最便宜的旅行社開票。
偶爾上航空公司的官方網站都會有驚喜,因為往往都會有些特惠票,那些不經過旅行社的機票,常常都是最低價了。
開票跟訂位不一定需要一起,除非航空公司有特惠票開票期限制,不然其實沒有差別。可以出發前一年先卡個好機位,然後時間快到了才去開票,如果便宜的艙等還有空,到時還可以換下去,先訂好位子,總比排候補好。
如果一定要出去,機位又一直候補,想要安心一點,就買價格高點、還有空位的艙等,這樣就可以放心了。

Sunday, February 01, 2009

雙食記Deadly Delicious

「一個男人,誰讓他吃兩家飯?」

中國人一向相信相生相剋的道理,食物也一樣。
雙食記,是近年來發揮這點最好的電影,你知道蝦子跟維生素c不能一起吃嗎?會在胃中合成鉀中毒,也就是俗稱的砒霜。一個男人如果只吃一家飯不會出事,但一次吃兩家飯,食物就相剋了。
家橋,成功的地產商人,周旋在多個女人間,他極愛吃。燕子,家橋結髮六年的妻子,因為撞見家橋與coco的外遇,被車撞到流產,從此開啟她用食物作為復仇工具的生活。coco,四川航空的cabin crew,認識一個老是失蹤的情人,家橋,為了抓住他的胃,她跟偶然遇見的燕子學作菜,卻不知一切都在計畫之中....。
「你愛我吧?你也愛我?只是你們有多愛我?亦或你們祇是愛你們自己而已?一個沒有秘密的男人,還可愛嗎?」
最恐怖的愛情故事應該是三更之回家,而雙食記也毫不遜色。雖然恐怖,卻是動人的愛情故事。

ps/余男真的很會演戲。之前看她演基因決定我愛你一點感覺都沒有,想是導演的問題,沒能讓他好好發揮,其實她跟吳鎮宇演對手戲一點都不遜色。

愛的發聲練習 My So-called Love

沒有人天生懂得愛,知道自己要甚麼,所以愛,需要一次一次的練習。

這不是一部電影,如果電影就應該寫實的話。他太不真實,像是MV,又或是一場場的夢境。而且,犯了太多歷時性同時化的錯誤,一點都不現實,或許,每個台灣的年輕導演,都需要幾個作戲劇史研究的,幫他們把電影場景中需要的道具作些考據。

這是一個邊緣的故事,沒有人出身於邊緣,於是一切都在想像中建構:想像有一個被領養的少女,從小被繼父偷窺,家不能給他安全感,於是他拼命想抓住一個人,帶他離開這裡。彭于晏很可愛,像是所有剛開始戀愛的男生,還不知道自己的魅力,只是把女孩子當成神一樣供起來,無悔地付出,然後讓一個三四十歲的陌生男子奪去女孩子的貞操。
邊緣的家庭,兩男兩女,如同親人般住在一起。這應該是高中時代西門町才有的吧?她們是一對姊妹,兩個軍中的同袍,一對交往十年的戀人,兩個偶然搞上的男生。邊緣,邊緣到不切實際。天真,天真到癡傻的地步。這個年代,需要的不過是小小的幸福,或許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選擇一個自己想要的家庭。

abercrombie and fitch

http://www.abercrombie.com/anf/index.html

abercrombie and fitch,A&F,基本上應該沒有人沒聽過這個牌子吧?以美國白人大學生為主要消費對象,強調車庫風格、性感的品牌,雖然曾經爆出種族歧視的議題,然而不減黑人跟煌種人對他的熱愛。雖然他一直沒有到海外設點,但是仿冒品已經氾濫到曼谷人必須改穿廉價的青少年副牌hollister & co.,來表示自己穿的事名牌。網路上面的合購非常火熱,所以不需要展店,A&F也能行銷全球。
毛衣是我最愛的單品,台灣的毛衣通常很少有讓我滿意的,畢竟天氣不冷,不需要穿到厚針織外套,或是100% CASHMERE材質。但秋冬,我最愛穿一件厚毛衣外出,簡單加上一條牛仔褲就很好看。A&F那種新衣服看來就像舊衣服,上面充滿毛球,洗舊的感覺,是完全不需要小心翼翼保養的,十分隨性、甚至有點拉遢的風格,正是我這種懶惰鬼的最愛。只是很難說服家人,這些破破舊舊的毛衣,一件大概都要100-200usd,她們會覺得是把錢丟到水溝裡。
在亞洲郵購A&F,使用fdex寄送,所以肯定會被課到17%的稅金。但是大出清的時候,原本200usd的衣服,只剩下59.95usd,就算是連運費,又被課上17%的稅,還是相當划算的。
只是a&f官往會擋非美國的ip,所以一般非美國住民,無法看到特價品。所以,你會需要一個虛擬ip的軟體,這讓你在言論管制的大陸,一樣可以開台灣網站。無界瀏覽。開啟後,就像人在美國上網一樣,可以看見許多被鎖住的網頁。

不知道是不是碰到中國過年,這次fedex的速度很慢,我在1/23晚上下定的商品,到1/27寄出,理論上應該3-5天就會到,但是fedex上面的tracking卻顯示,預計在2/2 18:00送達,這樣不是花費10天運送了嗎。fedex,你會不會太慢了一點?

大過年吃壞肚子

剛從上海回台灣那天,感覺天氣超熱的,雖然家人還穿羽毛衣、自己卻是薄棉外套上身,果不期然,就感冒了,喉嚨痛的要死。

跟朋友約外面吃飯,媽媽說,最好不要吃外面,因為今年過年大菜市場休比較久,所以那些食材都是過年前就買好了,不新鮮。
我不信邪,還是去吃了台北車站微風廣場的咖哩屋,跟朋友一人吃一家的咖哩。朋友吃印度王咖哩羊肉,我吃新加坡萊佛士咖哩。東西口味普普,畢竟是美食街等級,不能苛求。吃到後來,雞排咬一口,忍不住吐出來,因為味道實在太不新鮮了,根本就是已經壞掉的味道。然而因為咖哩的重口味,之前已經吃了大半塊下肚了。只能祈禱自己是鐵胃,百毒不侵。
可惜事與願違,不到半小時,坐在伯朗咖啡中的我們,肚子已經開始咕咕叫了,只好趕快分開回家,各自去跟馬桶接吻。

過年期間味道改變的店家真不少,懷寧街上的蒸餃一向是我的最愛,因為很清淡、又沒有肉味,但是過年去吃,卻爛的跟啥一樣,皮完全是糊掉的,粘在底部,一夾就破,內餡也很水,味道超怪。希望真的只是過年口味變調,不是又一家老店的沉淪。